綠野家源家庭農場位于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紀家街道辦事處尹家村,坐落在美麗的霧開河畔。農場主顏停站,現年38歲,大學學歷。2009年,顏停站從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畢業,懷著一腔熱情返回農村,投入了農業事業。多年來,綠野家源家庭農場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種養結合、生態循環、品牌經營”的發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被評為吉林省“省級示范家庭農場”。
一、多種經營,降低風險。顏停站早就意識到農業面臨著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必須通過多元化經營加以防范。因此,農場成立之初,他便將經營范圍定位在水稻、玉米為主的農產品種植和肉鵝為主的畜禽養殖。2015年,東北大部分地區遭受了幾十年未遇的旱災,綠野家源家庭農場的糧食種植遭受重創,玉米減產九成,僅此一項就損失18余萬元。但“幸運”的是,當年農場肉鵝銷售收入達到20余萬元,有效地沖抵了糧食種植受災產生的損失。這次事件更加堅定了顏停站通過多種經營以增強抗風險能力的決心。于是,他重新調整產業結構,以種植業為主,兼顧發展養殖業。2018年,顏停站種植水稻420畝,黃豆180畝,玉米150余畝,高粱、馬鈴薯、胡蘿卜等各類雜糧30余畝。養殖業則以肉鵝、鴨、雞禽類和漁業為主,豬為輔。多元化的糧食和畜禽生產經營,使得綠野家源家庭農場的收入相對穩定,抵御風險的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二、循環種養,提高效益。顏停站認為,通過種植和養殖相互結合,不僅能夠充分利用農場資源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而且能夠顯著提升生態效益。通過多方請教農業專家、實地考察學習先進經驗,綠野家源家庭農場逐漸摸索出一套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模式。雞、鴨、鵝、豬等畜禽產生的糞便,撒入魚池作飼料,既肥魚,也肥水;用魚池的水灌田,減少化肥的投放量,提高農作物的品質、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玉米灌漿時營養最豐富,收割粉碎,摻入糧食加工后產生的稻糠、谷糠、高粱糠、豆粕等,就是最優質的養殖飼料,既提升質量,又降低成本。農場擁有1.5萬平方米的水稻育苗大棚,如今也被科學利用起來育鵝,育雛期間積存下來的糞便肥沃了土地,不需要再施化肥,提升了蔬菜的質量。生態循環鏈條的搭建,降低了生產成本,改善了產品品質。
三、塑造品牌,提升價值。顏停站有一段難忘的經歷,在他開荒種地的初期,他和妻子每天開著小貨車跑市場,沒有自己的品牌,也沒有自己的包裝袋,只能使用米廠的,價格低也不好賣。這段經歷讓他認識到,農場必須塑造自己的品牌,才能改變優質農產品不優價的窘境。2016年2月,顏停站在工商部門注冊了“顏家農場”商標,顯著提升了農場產品的效益,相對于商標注冊前,農場生產的“稻花香”大米和“超級香”大米(吉宏6號)的價格分別提高了50%和30%。
四、拓展渠道,開拓市場。初期,綠野家源家庭農場的銷售渠道十分單一,顏停站夫婦農閑時在長春市和九臺區農貿市場租賃攤位進行銷售以及通過朋友、超市代銷。隨著農場規模的逐步擴大和經營產品種類的逐漸增多,顏停站萌生了設置直營店進行銷售的想法。2017年11月,顏停站在長春市星宇花園開設“顏家農場直營店”,專門出售綠野家源家庭農場生產的大米、豆油、鵝、雞、蛋、時令蔬菜等60余種農副產品。與此同時,顏停站愛人下載安裝了“快手”“抖音”等直播軟件,通過發布小視頻、網絡直播的途徑推介農場產品,并且以郵寄少量的農產品試吃的方式獲得消費者的信賴。如今,綠野家源家庭農場的產品銷售已經拓展到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并且積累了大量忠實客戶。目前,直營店和網絡銷售的收入分別占綠野家源家庭農場收入的75%和25%。很多人都勸顏停站趁著市場好,趕緊擴大生產規模,但顏停站卻始終不為所動,他一直致力于在現有規模基礎上提升質量,決不盲目擴大生產規模。他認為,生產出來的每一種產品,都代表著一份責任,代表著綠野家源家庭農場對社會的一份鄭重承諾。綠野家源家庭農場將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環保的發展道路,讓所有農業廢料都得到充分利用,達到自身生態循環系統的完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