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楊坨社區產權制度改革啟示錄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張 蕓 邱孟根 字號:【

  楊坨社區位于江蘇省贛榆區青口鎮,社區成員主要經濟收入以水產養殖、育苗為主,集體收入主要來源為灘涂和對蝦池的發包。2015年以來,楊坨社區探索完成了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釋放了集體經濟發展活力。2017年,該社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0781元,集體經濟收入達813.82萬元。

  探索的腳步

  2015年8-12月,楊坨社區按照工作部署,開展了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成立了“贛榆區青口鎮楊坨社區股份合作社”,并依法照章運行。

  (一)嚴密組織操作。一是建立組織,加強領導。根據改革的要求,社區成立了三個組織機構:成立以社區“兩委”干部為核心成員的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以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社區干部等為主要成員的清產核資小組;成立以熟悉情況的黨員、村民代表、村組干部等為主要成員的成員身份界定小組。為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開展提供組織保障。二是制定計劃,搞好宣傳。制定了《楊坨社區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計劃》,明確工作步驟。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要求,保證改革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三是嚴密程序,規范操作。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通過改革方案。通過試點報告。召開居民代表大會,通過村改革領導小組制定的改革議案、組建合作社的報告、成員身份界定辦法、成員代表產生辦法、資產量化辦法。形成會議決議。主要包括:組建合作社的議案、組建合作社的報告,通過成員資格的界定辦法、成員代表產生辦法、資產量化辦法。提交試點申請,履行審批手續。社區向鎮提出經居民代表會議通過的改革申請,經鎮農經中心審核通過后報鎮政府審批,并報區委農工辦備案。

  (二)抓住重點環節。一是組織清產核資,核實集體家底。在鎮農經中心的具體指導下,村清產核資小組對集體資產,尤其是經營性資產進行全面清查核實,對清查出的呆懸死賬列明原因,對盤盈的固定資產,由居民代表大會予以確認、報鎮核準后調減和調增相應資產的價值。清查核實的結果,在村務公開欄中張榜公示,并報鎮農經中心審核鑒證備案。清產核資結果的公示時間為7天。清產核資匯總表,即《清產核資結果鑒證表》報鎮農經中心審核鑒證后,提交村民代表大會確認,將《清產核資結果鑒證表》《資產負債表》《經營性凈資產明細表》一并公示七天。經清查核實,截至2015年8月底,楊坨社區共有資產240萬元,凈資產211.35萬元,其中經營性凈資產183萬元,非經營性資產28.35萬元。

  二是界定成員資格,量化集體資產。由成員身份界定小組根據村民代表會議通過的成員身份界定辦法,進行成員身份界定。經界定的合作社成員經公示確認,公示時間為7天。楊坨社區最終界定成員2080人,選舉成員代表38人。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確定折股量化的范圍為村集體凈資產。股權設置方面,設置集體股和個人股。非經營性凈資產量化為集體股,經營性凈資產量化為個人股,本著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人人有股的原則,凡符合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論年齡大小,一律按人口平等享有股份。共量化股權2402股,其中集體股322股,占14%,個人股2080股,占86%。

  三是制定操作章程,建立治理機構。社區改革領導小組擬訂社區股份合作社章程草案,主要包括組織的名稱、性質和職能;成員確認、成員的權力義務以及成員代表的產生辦法;股權的設置和具體量化方案;管理機構設置、產生辦法及職責;資產的經營管理與保值增值責任考核辦法;財務管理與收益分配辦法等內容。章程草案經廣泛征求意見,報鎮農經部門審核,提交成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執行。根據合作社章程,選舉產生了主要包括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在內的社區股份合作治理機構。“三會”成員每屆任期3年,可連選連任。理事會、監事會成員不相互交叉兼職。成員代表大會是合作社的最高權力機構,理事會是成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和日常工作機構、成員5人,由社區黨組織負責人擔任理事長,監事會對成員代表大會負責監督機構、成員3人,對集體資產的投資、經營、收益分配等實行有效監督,防止集體資產流失,維護全體成員的合法權益。

  (三)強化資產運營。實行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以來,合作社發揮職能作用,強化集體資產運營。落實合作社經營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特別在集體蝦塘、海剎灘發包時,嚴格執行農村產權交易制度,全部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臺進場交易,實行“陽光操作”,做到公開公平公正。2017年該村海剎灘發包,標底230萬元,最后中標額553萬元,溢價率240%,實現集體經濟利益最大化。增加集體收入,極大提升了經濟效益。

  初步的成果

  (一)管理體制已經確立。農村社區股份合作社的成立,解決了集體經濟組織缺位的問題,在村級形成村級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并存的治理格局。股份合作社作為企業法人地位的確立,釋放了集體資產更多的權能,拓寬了發展路徑。

  (二)管理機制有效健全。合作社社員代表會議、理事會、監事會等治理機構的有效運行,形成集體經濟事務決策、執行、監督的完整程序,創新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機制,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維護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

  (三)集體經濟不斷發展。股改后,集體資產運營效益不斷提高,集體收入逐年增長,2015-2017年該村集體收入分別為295.84萬元、369.11萬元、813.82萬元。。

  (四)社員收入顯著增加。該村依照合作社章程,在優先保證集體提留的基礎上,讓社員充分享受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按時向社員按股分紅。2015-2017三年,每股分紅分別為700元、400元、1000元。分紅總額分別為145.94萬元、84.02萬元、213.6萬元,三年累計分紅443.56萬元。

  改革的啟示

  (一)統一認識是前提。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通過召開會議、學習文件、新聞媒體等,廣泛宣傳農村社區股份制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糾正那些認為搞社區股份是換湯不換藥的錯誤認識,把大家的思想統一到深化改革、發展經濟、保持穩定、促進農村和諧的大局來,從而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自覺性。

  (二)清產核資是基礎。通過清產核資,摸清集體家底,包括村集體的資產、負債、凈資產,經營性資產、經營性凈資產,非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凈資產狀況,才能為明晰產權、產權量化到人提供依據。

  (三)成員界定是關鍵。成員界定既關系到成員個人的利益保護,也關系到集體利益的維護。必須嚴格執行政策,按照村民代表會議通過的《成員資格界定辦法》確定的原則、時點和范圍進行界定。

  (四)股權設置是核心。農村社區股份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解決農村集體產權不清,集體資產人人有權、人人無份的問題,形成村級集體資產新的治理機制,從而調動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發展集體經濟、維護集體利益的積極性。股權的多少是成員權益大小的主要體現,是利益分配的基礎。因此,合理確定股權尤為重要。在保障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的同時,兼顧集體經濟利益。

  (五)治理機構是保障。建立包括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在內的社區股份合作治理機構并依法照章運行,才能為行使成員民主權利、加強集體“三資”的民主管理,增加集體收入,提高資產運營效益提供保障。充分發揮股份合作社的市場經濟主體職能作用,合理利用市場經濟資源,破解經濟發展難題,拓寬發展路徑,加快經濟發展,增加成員財產性收入,不斷壯大集體經濟。

  (六)促進發展是目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促進集體經濟發展。通過改革,消除影響集體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增加發展動力,激發內部活力;開辟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增加集體收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有效增加農民群眾財產性收入,為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沙河鎮農經中心、贛榆區委農工辦)

責任編輯:郭媛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