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真實反映村級經營及非經營情況,按照村集體實際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在村集體“三資”平臺中必須進行收入與費用成本的配比來進行賬務核算,為廣大信息使用者提供正確決策。
一、權責發(fā)生制與配比原則的關系
根據(jù)《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規(guī)定,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會計記賬采用借貸記賬法,收入與支出的核算原則上采用權責發(fā)生制。
1. 權責發(fā)生制,是指取得收到現(xiàn)金的權利或支付現(xiàn)金的責任權責的發(fā)生為標志來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及債權和債務。
2. 配比原則,是指某個會計期間或某個會計對象所取得的收入應與為取得該收入所發(fā)生的費用、成本相匹配,以正確計算在該會計期間、該會計主體所獲得的凈損益。
3. 二者關系。配比原則以權責發(fā)生制為基礎,并與權責發(fā)生制共同作用來確定本期損益。收入在發(fā)生時而不是在收賬時確定,與之相配比的費用成本就是為取得該項收入而實際發(fā)生的費用。
二、收入與費用成本的賬務處理
(1)經營收入與經營支出、管理費用的會計分錄
雖然同樣是房屋維修,但因情況不同,按照配比原則所計入科目也可能不同。
【例1】某村集體2017年12月與××企業(yè)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合同規(guī)定,自2018年起,村集體將一處尚能使用10年的房屋租給企業(yè)使用,租期5年,每年租賃費10000元,每年12月村集體收取租賃費,在租方使用期間的維修費由村集體承擔。2018年,村集體支付修繕房屋費3000元,同年底,村集體收取租賃費存入銀行。該房屋按照平均年限法進行折舊,每年折舊費為1000元。會計分錄為:
收到租賃費:
借:銀行存款 10 000
貸:經營收入—房屋租賃
10 000
計提折舊:
借:生產成本 1 000
貸:累計折舊 1 000
結轉成本:
借:經營支出—房屋租賃折舊
1 000
貸:生產成本 1 000
房屋維修:
借:經營支出—房屋租賃維修
3 000
貸:銀行存款 3 000
【例2】該村集體2018年支付修繕村集體辦公用房費用2000元。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辦公用房維修
2 000
貸:銀行存款 2 000
(2)經營收入與經營支出、管理費用的配比
接上例,假設村集體“發(fā)包及上交收入”余額為15000元,2018年無其他事項的經濟業(yè)務。
按照權責發(fā)生制,村集體在收到租賃費時應及時確認收入,同時確認費用成本,即在同期實現(xiàn)收入與費用成本的配比。通過上例,村集體的經營情況可以從“三資”平臺的科目余額表中充分體現(xiàn)。該村集體的經營收入為25000(15000+10000)元,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經營成本為4000(1000+3000)元,由經營活動產生的收益余額為21000元,即(15000+10000-3000-1000)元。
村集體2018年度實現(xiàn)本年收益為26000元,即(10000+15000+ 25000-3000-1000-20000)元。
注:建議在進行村集體賬務處理時,根據(jù)村集體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正確使用會計科目,不能認為不會影響年終報表,而簡單處理,這樣才能正確反映村集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為決策使用者提供真實可靠依據(jù)。
(作者單位:山東省五蓮縣經管站)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