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讓黨的農村政策雨露惠及廣大小農戶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解讀中辦、國辦《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陳娜 字號:【

  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全國98%以上農業經營主體仍是小農戶。大國小農,在現代農業路上,如何保證不讓小農戶掉隊?3月1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就近日印發的《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進行解讀,并回答記者提問。

  搞現代農業,不能讓小農戶掉隊

  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在發布會上表示,《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的出臺,是對扶持小農戶,提升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能力作出了全面部署。

  韓俊說,以小農戶為主的家庭經營是我國農業經營的主要形式,也是農業發展必須長期面對的現實。從各地實際來看,一些地方確實存在著忽視小農戶,甚至存在擠小農戶壘大戶的傾向,資金項目過于向大的經營主體、工商資本傾斜,甚至侵害了小農戶的一些合法的權益。

  針對這些年政策強調發揮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引領作用,這次中央專門出臺扶持小農戶發展的文件,體現了政策平衡性的考慮。據介紹,當前的政策導向是既要發揮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引領作用,又要注重穩定小農戶家庭經營基本面,這樣國家的農業現代化路才能夠走得穩、走得順、走得好。

  韓俊表示:“我們搞現代農業,不能讓小農戶掉隊,要防止搞強制的土地流轉,防止將土地等生產資料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對廣大小農戶實行硬擠出,這樣就會影響到他們的就業和生計,更要防止大量農民變成既沒有辦法轉移就業又無地可種的無業農村。”

  抓好兩類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小農戶

  當前,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這兩類新型經營主體與小農戶關系最為密切。如何進一步發揮農民合作社帶動服務小農戶的作用,今年將重點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空殼社”清理整頓的同時,還將加大合作社示范社建設力度,在全國范圍內樹立一批制度健全、運行規范、服務能力強、帶動效果好的農民合作社典型,引領農民合作社整體發展質量提升。此外,全國已有三十個縣正在推進農民合作社整縣提升試點。

  作為小農戶升級版的家庭農場,此次也同樣受到關注。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司長趙陽表示,這次文件明確提出要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政策的意圖就是要統一思想,把發展立足點放到小農戶上,通過財政、金融、保險各個方面的支持政策,來形成一種鼓勵發展、支持發展家庭農場的良好氛圍,讓那些有長期、穩定務農意愿的小農戶能夠穩步擴大經營規模,逐步發展成為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的家庭農場。為此,政策與改革司提出了百萬家庭農場建設行動,推動小農生產提擋升級,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小農戶將獲哪些財政金融支持?

  讓黨的農村政策陽光雨露惠及廣大小農戶,財政金融支持必不可少。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秘書局局長吳宏耀就下一步具體措施作了介紹。

  在財政政策支持方面,吳宏耀表示,將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制度,除了穩定和完善普惠性的、直接對農民的補貼政策外,還要重點支持和農民有緊密聯系的、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經營主體。將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計劃今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一百萬人以上,通過培訓,使一部分小農戶能夠發展成為家庭農場。

  金融服務小農戶的水平也將得到進一步推動提升。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吳宏耀介紹,在信貸支持方面,主要是通過健全小農戶信用信息征集和評價體系,探索完善無抵押、無擔保的小農戶小額信用信貸。推動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立足縣域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鼓勵發展產業鏈金融強化利益聯結機制,依托核心企業提高小農戶融資可貸性。擴大農業農村貸款抵押物范圍,全面推行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促進提升小農戶融資能力。

  據悉,小農戶密切關注的保險政策也將有下一步新動作。吳宏耀表示,主要是推動從覆蓋直接物化成本向逐漸實現完全成本的農業保險。推進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包括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的實施對象要覆蓋所有小農戶。同時,要支持發展和小農戶關系密切的農作物保險,主要是畜禽產品的保險、重要菜籃子產品的保險。今年的一項新政策是鼓勵地方建立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制度,將加快研究出臺中央財政對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的以獎代補政策,重點支持地方發展特色農產品。

責任編輯:郭媛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