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充分發揮“三資”監管平臺的作用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湛中林 孫繼承 許愛寧 字號:【

  近年來,江蘇省南京市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新打造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綜合平臺,以“三資”監管信息化推動“三資”監管制度化、公開化,全面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水平。目前,“市區一體、實時動態”的“三資”監管綜合平臺全面建成,已在全市59個鎮(街)691個涉農村(社區)全面推廣應用,并取得了實現八個方面“監管”的良好效果。

  一、平臺集成,全面監管

  平臺建設圍繞“三項目標”:一是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二是以信息化推動“三資”管理制度化、公開化;三是實現實時、動態、精準、閉環監管。集成“九個模塊”:即“4+4+1”,第一個“4”為主體模塊,分別是管理、監督、公開和大數據分析平臺。第二個“4”,是關聯模塊,分別是承包地確權、清產核資、產權交易、陽光扶貧系統。“1”為移動終端模塊,即E陽光手機APP。實現三個“全監管”:一是將資金、資產、資源、合同等集體資產全要素納入監管;二是將集體資產存量、結構、變動、交易、收益、分配等全過程納入監管;三是橫向的紀檢監察、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和縱向的市區鎮村組戶對集體資產實施全方位監管。

  二、清產核資,源頭監管

  創新運用實測實查方法,全面清查鎮、村、組三級農村集體資源性、經營性和非經營性資產,對集體資產統一編碼、統一制圖規范、統一公示確認。全市累計清核資源性資產678.9萬畝,其中鎮級25.4萬畝、村級356.6萬畝、組級296.9萬畝;農用地604.2萬畝,其中未承包到戶257.4萬畝;核實資產總額320.1億元,其中鎮級93.1億元、村級220.9億元、組級6.1億元;經營性資產67.3億元、非經營性資產252.8億元。通過清產核資,摸清了資產家底,建立了明白賬本,打牢了“三資”監管的數據基礎和前提條件。

  三、銀村直聯,實時監管

  基于“一村一賬戶”、村務卡和一家主要合作銀行,將銀行業務系統嵌入管理平臺,村級賬戶資金全部納入平臺實時監管,各村全部實現了非現金結算和每筆資金收支留痕。各村會計人員直接在管理平臺辦理賬戶管理、轉賬支付、批量代發、資金查詢等銀行業務操作,轉賬資金實時到賬。截至去年底,村務卡使用9820筆,支出3371萬元;銀村直聯交易8701筆,金額1.3億元。

  四、風險預警,智能監管

  監督平臺設資金、資產、合同、風險和督辦等5大類27項預警事項,并智能示警;示警信息自動生成后,由管理主體、監督主體和監督的紀檢監察再監督主體分層督辦,實現資金、資產、資源在線即時監管。例如,資產交易收款時,平臺提示關聯合同;關聯合同后,平臺分析對比收款時間和金額等合同要素;無有效合同或比對數據不符的,平臺按紅、橙、黃三個等級即時產生分類示警,并推送到管理用戶和監管用戶;未及時處理的,推送到再監督用戶;預警處理合規后,示警消除,預警記錄自動保存。

  五、雙端推送,公眾監管

  一是在電腦端,公開平臺實時免密公開資金、合同、資產信息,公示資產資源總量和明細,村級賬戶流水、收入和支出,資產交易合同及執行情況等信息;二是在手機移動端,E陽光手機APP自動抽取公開平臺數據實時推送到APP用戶,廣大村民可以隨時隨地查看和監督集體資產運行、集體收益分配、承包地、股份及分紅、各種補助發放等情況。目前,全市83%以上農戶下載E陽光手機APP,登錄戶數接近58萬,登錄人次突破162萬。

  六、以圖管資,精準監管

  將現代調查勘測技術和空間信息技術相結合,引入地理信息系統和“天地圖”,對農村集體不動產四至、空間位置等進行實地測繪。開發承包地確權系統和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系統,搭建“農戶承包地一張圖”“鎮村組集體資產一張圖”管理平臺,將全市46萬多農戶承包地和農村集體不動產轉化為可視的地理信息數據,解決集體資產四至不清、面積不準、權屬不明等問題,使集體土地、房屋等不動產管理精準化。

  七、大數據分析,科學監管

  把分散、靜態數據背景下的粗放監管,變為集成、共享和動態數據環境下的科學監管。強化線上數據應用,對集體資產運行、管理預警和監督執行數據定量分析,將全市農村集體資產、負債、收入、支出、銀行存款余額、示警信息和預警處理等數據進行同比、環比、排序、分布等多指標運算,實時提示各村資產財務的運行質量、風險狀況、預警處置情況等,完善線下監管措施的針對性和靶向性,提高監管的科學性、準確性。

  八、制度保障,長效監管

  落實《江蘇省集體資產管理條例》規定,全市691個村(社區)全部實現“一村一賬戶”,村務卡推廣應用實現全覆蓋。開展村級財務核算試點改革,推行“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模式,全市已試點推廣46個鎮(街)565個村(社區),覆蓋率達82%。建立健全了集體資產登記、使用、保管、處置和農村集體財務決算、民主管理、審計監督等各項制度,有力促進了農村財務管理的規范化、程序化和科學化。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農業農村局)

  ?

責任編輯:張璟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