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是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和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改進農村基層干部作風,維護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舉措。湖北省武漢市江夏經濟開發區村集體經濟普遍較強,資金規模大,業務量大,如何管好村級財務是必須長期思考的課題。針對當前村級財務存在管理不夠規范,非生產性開支過大等問題,新形勢下,經濟開發區村級財務管理應嚴格執行“九個制度”,做到“三個堅持”,把好“四個關口”,力求做到“管”在點子上,“理”在關鍵處。
一、嚴格執行“九個制度”
一是嚴格執行村級財務預決算制度。村集體經濟組織每年要根據本村實際情況,年初按照量入為出,留有余地原則,科學編制村級財務預算方案,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報財政辦審核,開發區管委會審批后執行,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無預算,不支出。實行“一事一議”管理的支出,履行相關程序后,予以預算調整。年終編制年度財務執行情況,向村民代表會議報告并張榜公布決算情況。
二是嚴格執行非生產性開支限額標準控制制度。村級公務交通費、會議費等支出實行上限標準控制。辦公費、計劃生育、民政福利、文化教育等支出,以村級收入為依據實行據實列支。嚴禁黨員大會發放會議誤工補助,嚴禁村“兩委”干部領取會議誤工補助。
三是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村級資產、資源進行發包、出租、轉讓,對外投資,大中型固定資產購置,債權債務核銷等重大事項決策,要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議事制度,即:由村黨支部提議,村支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決議,做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
四是嚴格執行民主理財制度。村級日常開支必須召開民主理財會議,支出時村務監督委員會要審核簽字蓋章。
五是嚴格執行“一事一議”制度。對村級因征地拆遷,還建房分配等重點工作發生的開支,以及村級專項建設和事務支出,實行“一事一議”管理,由各村提出詳細的書面申請報告,報開發區管委會審批后執行。
六是嚴格執行資金直達制度。對涉農補貼款、民政優撫款,村干部報酬,農戶征地拆遷補償款等涉及個人款項,嚴格執行登記造冊,農戶簽字,財政審核的程序,實行資金直達制度,嚴禁套取專項資金行為發生;對“一事一議”項目等專項建設資金,在手續齊全和程序到位的情況下,直達施工單位和個人。
七是嚴格執行備用金管理制度。村級預留備用金最多不超過20000元,原則上要將資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勞務供應者或用款單位,盡量減少現金支出。
八是嚴格執行日常小額支出支付單制度。村級支出原始憑證,原則上必須要稅務部門正式發票,對數量少、金額小難以取得稅務發票的零星開支,統一使用財政部門監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小額支付單”,但支出金額必須控制在1000元以內。
九是嚴格執行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村級會計資料實行專室、專柜、專人管理,做到分類歸檔,查閱方便。
二、做到“三個堅持”
一是堅持每月定時報賬。按照會計管理制度要求,有利于會計核算的原則,村級報賬員須在次月5日前將報賬期內的所有會計憑證交由記賬會計審核記賬,做到日清月結。
二是堅持每月按時對賬。村級報賬員要在日常工作中認真做好銀行存款日記賬、現金日記賬、固定資產臺賬、資源登記簿,對匯入村級代管資金賬戶的收入,要及時與財政辦村資金會計溝通銜接,并在銀行進賬單上標明收款單位及用途。記賬會計應在次月10日前與村報賬員和財政辦村級代管資金會計核對賬款,做到賬賬、賬表、賬實相符。
三是堅持每季度開展財務公開工作。村級財務至少每季度公開一次,各村要在每季度終了10日內根據財政辦提供的會計資料,在村務公開欄上進行公開,實行痕跡管理,接受群眾監督,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及時答復解決,并及時搜集、整理財務公開檔案,妥善保存。
三、把好“四關”
一是把好預算執行管理關。各村年初預算方案經管委會批復后,財政辦要跟蹤預算執行管理,村審核會計、村報賬員要做好指標臺賬,對無預算或超預算的,一律不予入賬,專項工作實行“一事一議”,專項審批。
二是把好收支憑證票據規范關。村級所有收支票據,必須符合會計法和票據法的有關規定,不得使用不合規、不合法的票據入賬。如:開具的內容與發票性質不相符、發票上數量、單價、金額不符,有涂改、挖補現象等。禁止白條入賬。
三是把好收入歸口關。村級所有收入都要歸口村級代管資金專戶管理,嚴禁坐收坐支、公款私存,嚴禁出現截留、擠占、挪用現象。
四是把好開支程序審核關。在履行開發區管委會村級支出相關審批程序基礎上,村級各項開支票據須由經手人、證明人,注明事由,分管財經村干部簽字,村務監督委員會審核簽字蓋章,方可報財政辦審核入賬。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江夏經濟開發區財政辦事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