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對農村的資金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上將“自有”和“外來”資產無償投入資金捆綁在一塊進行入賬計算,致使村級資產總額加大,這就給村集體的資產負債統計填報及數據分析帶來了難度。為此筆者結合《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對村集體經濟資產負債統計填報提出如下粗淺看法。
一、資產負債數據填報應為村集體經濟組織“自有”資金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會計對象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它的要素有6個,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收益。會計要素和會計對象明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一個生產經營單位,盡管在生產過程中經常遇到上級及相關部門以現金貨幣形式捐贈,但它的額度也是限量和不能超過村集體經濟組織多年通過提取積累積攢資產總體額度的。所以筆者認為,作為考查村一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負債數據,必須以該村年度的生產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數據,與上年各項結轉數據相加后的“自有”資金進行如實填報。這樣不僅反映了一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與債,通過真實曬曬家底,看看“兩委”班子發展村集體經濟戰斗力強與不強,自我經營管理水平高與不高的問題。
二、政府撥款、減稅等形成的資產劃歸村集體后,建議村集體經濟組織單獨設賬管理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和開展,一些上級部門通過包幫扶的辦法,為村一級集體經濟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了多種大宗“資產”項目,廣大村民得以摸得著看得見,所有這些極大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例如2018年勃利縣小五站鎮大六村由省財政廳無償投資800萬元對該村28條巷道全部實現“白色”路面化,新興村由縣煤炭部門無償投資10萬元安裝50盞路燈,宏圖村由縣財政無償投資75萬元的2000平方米休閑廣場及體育設施建設等等,按縣主管部門文件要求所有權均已劃歸了受益單位村集體。
但是筆者發現,幾年來就上述政府撥款、減稅形產的資產均被村會計一并納入了集體會計核算內容進行體內循環。原因是凡幫扶單位為村確定資產無償投資立項的資金先由鄉鎮財政部門直接打到受益村財務賬戶,待指定項目完工,施工單位憑正規發票到村級財務結算,一借一貸(專項)賬目結平,興建完工的資產大多隸屬非經營性資產無償劃歸了村集體所有。就此村會計依據“借貸”記賬法的發生一筆經濟業務,同時要登記兩筆或兩筆以上的記賬平衡規則,在會計科目余額表中,一方面體現在了資產總額增加;另一方面體現在了資本或公積公益金中,這就給村級自有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總量與負債總量分析增加了難度。鑒于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對外來資本應單獨設立明細臺賬細目管理,如上級部門在要求村集體經濟組織上報資產負債情況統計需要填報時,可依據外來資本明細臺賬數據一并加全填報,從而實現村集體現有經濟組織資產負債統計情況的獨立經營性。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勃利縣小五站鎮農經管理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