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跡管理
“痕跡管理”是指每個單位、每位干部,平時都做了哪些工作,又是如何開展工作,都通過具體的文字和圖片材料展現出來,是近年來新興的黨政機關績效考核手段。
“痕跡管理”的優勢在于通過保留下來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有效還原干部對工作的落實情況,供日后查證。但應該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門重“痕”不重“績”,一些干部留“跡”不留“心”,結果是把痕跡留在紙面上、影像中以及形形色色的表格里。有的“痕跡管理”還十分繁瑣,出現形式主義傾向,引起基層干部群眾的反感。
近日,中央辦公廳發出《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各地各部門都應力戒形式主義的“痕跡管理”,真正用好“痕跡管理”,重痕跡更重效果,使之成為考核工作的有效手段。
農業農村部:將再選10個左右省份開展產權制度改革試點
據悉,農業農村部將再選擇10個左右的省份、部分地市和縣整建制開展試點,同時鼓勵地方自主擴大試點,力爭試點范圍覆蓋到80%左右的縣級單位。同時,將配合中央組織部、財政部落實好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政策,扶持2萬個左右村開展試點示范,制定實施貧困地區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提升計劃。
兩部委聯合發文做好2019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
日前,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做好2019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了“2019年中央財政繼續安排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動物防疫等補助經費、農業生產救災資金,進一步夯實糧食生產能力和農業基礎,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大農業資源生態保護,強化農業風險防范,加快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等要點。
中央財政獎補促“廁所革命”整村推進
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通知,明確從2019年起,組織開展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工作。中央財政安排資金,用5年左右時間,以獎補方式支持和引導各地推動有條件的農村普及衛生廁所,實現廁所糞污基本得到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青海祁連 推行村集體經濟收益“四分法”分配機制
為使收益資金用到刀刃上,青海省祁連縣建立《村集體經濟收益使用分配管理辦法》,推行“四分法”分配機制,25%用于新農保新農合繳費;25%用于村級后續產業培育發展基金,擴大產業帶動群眾就業;25%用于繳納村道養護、文化活動、垃圾清運、弱勢群體等公益事業;25%用于村民當年紅利收入。
浙江永康 給村干部立33條規矩
近日,浙江省永康市出臺《村級權力清單三十三條(試行)》,匯總歸類了11方面33條權力事項,其中涉及村級管理25條,明確了村級組織、村干部等權力主體的崗位職責,確保不跨界、不越界。
山東寧津 APP上隨時查“村賬”
今年,山東省寧津縣借助縣融媒體中心的智慧寧津平臺,新增社區事務公開APP,做到線上線下同步公開,手機屏,電腦屏,雙屏共用。村級財務收支情況、惠農政策落實情況、扶貧情況等群眾關心的問題,點一點手機便可快速查詢。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