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農村垃圾處理難、成本高,一些地方探索實踐垃圾治理已取得了成效,但仍離不開財政的大力支持。然而,浙江省淳安縣梓桐鎮結蒙村卻走出了一條變廢為寶,把生活垃圾加工生成有機肥出售,助力村集體增收的新路子。據結蒙村村主任徐小平介紹,此項每年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5萬-6萬元。
在浙江省淳安縣梓桐鎮結蒙村大富垃圾清運點,環保員每天一大早將垃圾分類回收,運往垃圾減量化處理站,將可腐爛垃圾進行處理。徐小平介紹說:“目前,垃圾處理站一周可以產生兩噸左右的有機肥,出售有機肥預計未來可達10萬元。”
今年3月以來,梓桐鎮把握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契機,利用縣恒邦物業公司法人是該鎮結蒙村人的便利,將結蒙村及周邊十來個村的垃圾減量化處理站委托交由結蒙村級組織班子管理營運,加工生成有機肥出售,給村級消薄增收提供了新路徑。
淳安縣農經站工作人員介紹,縣轄大部分村集體經濟薄弱,增收困難重。梓桐鎮生態辦相關工作人員說,把垃圾減量化處理站委托結盟村來進行運營,除了考慮從源頭收集到生產銷售突出環保理念外,主要是想給村里增加一個收入渠道,幫助增收。
據了解,結蒙村已與恒邦物業簽訂有機肥收購協議。恒邦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主要負責營運梓桐鎮政府所在地街道的環境衛生和綠化美化,養花、種花需要有機肥,本地有這個資源,就地取材能節約不少成本。
(特約通訊員單位:浙江省淳安縣農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