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農業農村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首批20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在會上表示,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三治”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同服務于強化鄉村治理的總目標。
強化村級財務管理是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村務公開的基礎上打造陽光透明的村級財務,關鍵在于發揮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的作用。
深化村民自治,激發群眾參與村務活力,為村財管理夯實組織基礎。推進村民自治,就要讓農村財務會計監管重心下移,要切實把集體“三資”管理、村級現金收支管理等放下去,發揮好維護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減少對農村日常經濟行為的干預。在村組財務管理上,要指導建立完善村民議事制度,成立村務公開監督小組。鄉鎮政府要切實履行監管職能,督促村務財務及時公開,實現村里的事大家商量,大事小事都讓群眾明白、讓村民做主。
樹立法律權威,依靠法治履行管理監督,為村財管理提供根本保障。把農村財務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根本在于要使農村上上下下知法懂法、信法敬法,干部依法理財,村民依法監督,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濃厚氛圍。要建立健全對基層公權力監督與約束制度,科學合理分置基層組織、農民群眾對集體財務管理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用制度倒逼基層自治組織依法理財,也約束農民群眾依法辦事、依法監督,自覺維護法律制度權威。
強化道德引領,塑造新型農村倫理道德,為村財管理鋪墊前提先導。要將引導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觀念和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結合起來,通過村規民約等方式細化實化具體化,發揮道德規范明導向、正民心、樹新風的積極作用。要發揮農村熟人社會的特點,利用村中事、身邊人,多渠道、多形式宣揚財務管理先進典型、鞭笞“小官巨貪”,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引導農民群眾和基層組織自覺落實村財管理各項規章制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