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激活集體經濟跨越發展“加速度”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唐 勛 字號:【

  近年來,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緊緊抓住脫貧攻堅和農村改革有利時機,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增收途徑,完善工作機制,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持續發展。2019年,全區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531.7萬元,其中,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78個,占比62%。2020年1—6月,實現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335.1萬元,同比增長28.8%。

  一、堅持三級聯動,強化集體經濟發展組織保障

  昭化區建立健全“區主導、鎮主抓、村主體”的組織領導體系,整合多方資源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聚力。一是健全區級聯動機制。建立健全“區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部門分工協作,鄉鎮統一組織,村級具體實施”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聯動機制,細化資金監管、項目推進等5類47項具體責任,選派126名懂市場經濟、擅經營管理的黨員干部擔任集體經濟發展指導員,及時提供項目論證、產業指導等智力支持。采取按月調度、季度推進、半年督查、年終問責等措施,將新型集體經濟發展納入脫貧攻堅、“三農”考核及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二是完善鎮級管理體系。堅持把農經管理體系建設作為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內容,明確了鎮黨委書記抓集體經濟發展的第一責任人制度,在各鎮加掛“農村經營管理站”牌子并核編定崗定責,明確鎮域承擔集體經濟發展的機構、人員及職責。三是選優配強村級班子。全域推行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兩委”負責人“一肩挑”,擇優選拔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建立“基本報酬+考核績效+集體經濟創收獎勵”薪酬體系,明確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人員,最高可提取10%作為集體經濟創收獎勵,切實激發集體經濟經營管理人員干事創業激情。

  二、堅持改革賦能,夯實集體經濟發展運營基礎

  昭化區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市推進試點為契機,突出“三化”,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讓村民變“股民”。一是資產權屬明晰化。按照“編制方案、內清外核、估算價值、張榜公示、建立臺賬”五步工作流程,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登記農村集體資產19.6億元。結合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及時開展村級財務清理和審計,摸底鎖定村集體資產和債權債務,按照“舊賬分開、新賬統一”的原則進行有序整合。二是成員資格法定化。制定《昭化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辦法》,明確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定條件,嚴格成員申請、公示等關鍵環節,落實成員資格,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21.78萬人。三是經營資產市場化。登記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48個、聯合總社1個,其余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在9月底完成登記,逐步實現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治理法人化。同時,針對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撤并村活動陣地的管理使用,采取便民服務使用一批、公益事業改建一批、集體經濟發展一批、市場運營開發一批、公開競拍出讓一批“五個一批”的方式,有效盤活村級集體資源資產。

  三、堅持點面協同,強化政策扶持均衡發展

  昭化區堅持點上突破與面上發展并重,從項目扶持、人才支撐等方面出臺21項扶持政策措施,支持集體經濟發展。一是全域覆蓋同扶持。2016年以來,區財政整合資金近8000萬元,按照每個貧困村20萬元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和不低于50萬元特色產業園建設資金,每個非貧困村20萬元-30萬元的補助資金的補助標準,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撬動企業、社會資本投入資金近3000萬元合作發展村集體經濟。二是典型示范拓路徑。2018年以來,共選擇24個不同類型村作為財政扶持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給予每個村100萬元資金,支持各村積極探索委托經營、融資合作、生產服務、鄉村旅游及農產品加工等多種集體經濟發展路徑,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三是人才培養添動力。注重鄉村本土人才選育,累計開展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專題培訓16期 7500余人次,選聘致富能手、農民經紀人、合作社負責人等45人到集體經濟組織任職,出臺《廣元市昭化區返鄉農民工創業扶持政策》,持續加大外部人才引進,吸引外地務工人員300余人回鄉創業,參與新型村集體經濟發展。

  四、堅持多元發展,探索集體經濟發展增收模式

  昭化區立足資產、資源優勢,堅持一村一方案,因地制宜選擇發展路徑和經營方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共享集體經濟發展成果。一是因村施策選路徑。以盤活存量用活增量資源為突破,從服務全區“5+3”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和環節,分村分類選擇資產運營型、服務增收型、產業經營型、新型業態型、集體自建型等5類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實現了全區126個村至少有1個以上持續增收的集體經濟項目。二是創新經營促增收。合理配置集體經濟發展短期與長期項目,探索多種經營方式。紫云村創新“村社一體”,領辦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帶動全村發展獼猴桃1000余畝,2019年村集體收入16.8萬元,人均分紅50元。五房村推行“村企共營”藥旅融合的發展模式,與黎生農業公司合作建“藥博園”,發展中藥材種植及加工廠,村集體年收益60萬元以上。射箭鎮實施“跨村聯合”,整合和盤活各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資源,組建鎮級股份經濟聯合總社,聘請職業經理人管理,抱團經營、按股分成。三是利益共享激活力。堅持“按股分紅、傾斜公益、幫扶貧困”原則,創建集體收益“4411”分配模式,將40%的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用于成員分紅、40%作為集體經濟發展基金、10%用于改善村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農村公益事業、10%用于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人員創收獎勵,實現集體經濟收益合理分配。

  (作者單位: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