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試行)》設置了“應付福利費”科目,主要用于核算村集體經濟組織日常的集體福利、文教衛生等非公益設施性的開支,筆者在從事農村財務審計工作中發現,該項開支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亟待加強規范化管理。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應付福利費”提取的不確定性極易造成福利費提取比例不合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集體所得收益的使用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但是年終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取福利費時缺乏科學依據,提取的隨意性很大,極容易發生福利費提取比例失控現象,為隨意增加福利費開支埋下隱患。
2.“應付福利費”開支難以控制,極易成為轉移非生產性開支的去處。
許多村集體經濟組織存在福利費支出無限額、民主監督乏力等問題。在會計制度上“應付福利費”列為負債,有的村干部為逃避群眾監督,變相增加非生產性開支。有的地方福利費開支甚至成為不合理支出的“藏身地”。
3.“應付福利費”賬戶期末余額,影響了農村會計信息質量的真實性。
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應付福利費”提取比例是經“四議兩公開”程序審批通過,從當年收益所得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后列為負債性質的福利性分配基金,實質是在資產總額不變的情況下,虛減當期所有者權益,虛增當期負債。下一個會計年度如果村集體經濟組織福利費開支過大,會出現借方余額,下一年度終了如果不能從當年實現的收益中提取足額的福利性分配基金進行彌補,年度內出現的借方余額就會抵減當期負債。本年度虛增負債或下年度抵減負債都會掩蓋村集體經濟組織當期負債的真相,影響凈資產的真實性,尤其是對村干部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時,會嚴重影響經濟評價效果。
二、福利費開支核算建議
鑒于以上福利費開支存在的諸多問題,為做好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福利費開支核算,筆者認為可考慮改進福利性開支核算辦法,當年福利性開支參與當年分配。
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福利性開支要堅持“年初預算,上限審批,年中嚴控,年底決算”的原則。即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年初要做好福利性開支的預算,經村民會議或全體黨員、村民代表聯席會議討論通過,報鄉鎮政府業務主管部門審批。在福利性開支問題上,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民主監督作用,加強民主管理;另一方面鄉鎮政府業務主管部門要加大審計力度,嚴控福利性開支,建立《福利費開支統計臺賬》,嚴格把好支出關。
1. 年終村集體收入有盈余且能夠滿足當期福利費開支需要
經批準后按“應付福利費”賬戶借方實際發生的累計金額計提福利費數額,記入“應付福利費”賬戶的貸方,然后再歸集結轉當年發生的福利性費用。
例:(1)3月10日給幼兒園買辦公用品60元。
借:應付福利費—幼兒園
60
貸:現金 60
(2)6月30日給優撫對象發放優撫款300元,給五保戶發面粉花去200元。
借:應付福利費—四屬五保
500
貸:現金 500
(3)12月18日給本村貧困戶發放困難補助款800元。
借:應付福利費—扶貧費
800
貸:現金 800
(4)年終,累計“應付福利費—幼兒園”“應付福利費—四屬五保”“ 應付福利費—扶貧費”三個明細科目借方合計金額,提請全體黨員、村民代表聯席會議討論表決,表決通過后進行數額相等的收益提取。會計分錄為:
借:收益分配—提取福利費
1 360
貸:應付福利費—收益提取
1 360
(5)將本年度發生的所有福利費開支歸集到“應付福利費-收益提取”賬戶,會計分錄為:
借:應付福利費—收益提取
1 360
貸:應付福利費
—幼兒園 60
—四屬五保500
—扶貧費800
2. 年終村集體收支出現虧損,完全不能滿足當期福利費開支需要
這時應累計“應付福利費-幼兒園”“應付福利費-四屬五保”“應付福利費-扶貧費”三個明細科目借方合計金額,結轉到“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賬戶,表示未彌補的虧損。會計分錄為:
借:收益分配
—未分配收益 1 360
貸:應付福利費—幼兒園60
—四屬五保500
—扶貧費800
3.如果年終村集體收支盈余有限,不能完全滿足當期福利費開支需要
可以根據福利費實際開支情況,從村集體盈余中適當提取“應付福利費”,并結轉當期發生的一部分福利費支出;對于不能從當期盈余報銷的部分,結轉“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賬戶。
經過以上適當方法的業務處理,當期“應付福利費”賬戶結轉后余額為零,不會虛增或抵減當期負債,可以真實準確反映出村集體經濟組織年末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州市夏邱鎮經管財務服務中心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