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鄉,立夏過后,便是槐花盛開的時節。
三十多年前,兒時的故鄉,潔白的槐花開在各家的院前屋后,清清的河水畔,以及那大山深處,一簇簇、一串串、一片片。
聽父母親說,在他們小的時候,也就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槐花就是他們那個時代的救命糧食,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最盼望槐花兒開。一到槐花兒開,他們不怕被樹枝劃疼皮膚,也不管槐花里是否藏有螞蟻、蟲子還是野蜂,他們拼命往槐樹上攀爬,擼下一串串槐花就往嘴里塞。母親至今還常說,那時,槐花兒吃起來特別香甜,如果摻在榆樹皮里做成餅子就更能充饑。
隨著時代的變遷,故鄉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槐樹成材慢,漸漸地,開白色花的槐樹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成材快的參天楊。
鄉親們的土地發生了變化,原來全村依靠荒山薄嶺生活,遇到旱情災年,即使全村勞力肩挑背擔去挑水,也是收成極少。在80年代承包到戶后,家家戶戶砍掉槐樹,開荒梯田,種茶葉樹。鄉親們每年的收入越來越多,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如今,土地整體高額流轉出去,鄉親們每年拿著流轉費,可以身心輕松地去務工。
變化最大的是房子,原來的土墻小草屋,變成了石墻的灰瓦房,后來又變成紅磚墻紅瓦房。如今,為了保護大山水庫的水質,整村搬遷到了三十里外高樓林立的開發區,鄉親們也住上了帶電梯的樓房。大部分鄉親被安置到城區的企業務工,年齡大的在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安度晚年。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親們也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上幾輩人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如今成為現實。
槐花是上一輩人的救命糧,是我兒時的玩伴。現在,偶爾發現白色的槐花,瞬間有一股暖流涌入心田,帶給我的是驚喜和欣慰,我都會駐足良久,舍不得去碰,只閉上眼輕輕去聞。
(作者單位:山東省莒南縣大店鎮人民政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