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也就是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這是21世紀以來第17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共5個部分,包括: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
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黨中央認為,完成上述兩大目標任務,脫貧攻堅最后堡壘必須攻克,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必須補上。
文件確定,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強化舉措、狠抓落實,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就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答記者問時表示,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復雜局面,穩住農業基本盤、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至關重要。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三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一是明確了工作重點,就是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二是強化了政策舉措。針對基層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和工作落實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精準施策,提出了一些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的政策舉措,進一步強化了補短板的政策支撐保障。三是強調了抓好落實。圍繞補上影響脫貧攻堅質量和全面小康成色、到2020年必須補上的突出短板,逐項抓好落實,確保如期完成。
韓長賦指出,脫貧攻堅必須攻克的最后堡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深度貧困地區,這些地區自然條件較差、基礎條件薄弱、發展滯后、公共服務不足,是多年想啃沒啃下來的硬骨頭。必須集中力量進行強力幫扶,確保如期脫貧。還有一個是特殊貧困群體,也就是老弱病殘等困難群體,對這類缺乏勞動能力的群體,通過統籌各類社會保障政策,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韓長賦強調,中央一號文件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提出了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8個方面的短板:一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方面;二是農村供水保障方面;三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四是農村教育方面;五是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方面;六是農村社會保障方面;七是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方面;八是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方面。
韓長賦要求,2020年是農村改革承前啟后的一個關鍵年份,必須切實抓好黨中央部署的各項重點改革任務,進一步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一是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重點是落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要求,部署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在試點基礎上研究制定延包的具體辦法。二是扎實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重點是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落地見效,抓緊制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配套制度。嚴格農村宅基地管理,扎實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以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為重點,進一步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三是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在完成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有序開展集體成員身份確認、集體資產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等工作,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積極探索拓寬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
(本刊編輯部整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