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村集體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逐年加大,相關項目審計能力亟待加強。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一些村干部對項目接觸較少,審計思路及技巧需完善。現接合實例,對工程項目審什么、如何審及審計決定的出示等三方面作說明,與同行探討。
事例:某鄉1個村民小組2017年10月召開會議,討論建設本小組的村民活動室。會上,村民小組長提出活動室的面積及所需資金約29萬元,方案獲村民會議通過。隨后該小組長以活動室建設為由向村民小組借款,2017年10月借款7萬元,2017年12月借款5萬元,2018年1月2日借款5萬元。2018年1月12日又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借款6萬元。該工程于2018年12月記入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賬戶,工程款發票為2018年1月開出,發票金額為29萬元,但后附2018年11月工程結算審計后工程款為24萬元。
一、審什么?
首先從項目檔案入手,看資料是否齊全。因市政、水利、交通等項目資料基本相似,查看內容基本一致,總體看項目資料包括:項目立項、選址、土地使用相關證明、用地規劃許可、建設規劃許可、環評審查、工程勘察、消防等審查、工程報建、預算、招投標、工程監理、質量報監、安全報監、施工許可、施工合同、竣工驗收、工程結算、結算審計。
其次是監理及驗收資料,主要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監理記錄,驗收時對工程量復核、單價的復查及質量抽檢,工程款的支付。
二、如何審?
本項目為鄉村公共設施,參照市政項目要求,因資金來源為村小組集體資金,本項目不必立項,項目在村集體土地上建造,不必報國土部門審批,用地規劃許可、建設規劃許可、環評審查、質量報監、安全報監、施工許可也可省略,工程勘察、消防等審查由鄉人民政府所屬水管站完成。
預算:該項目無具體工程預算資料,在2017年10月2日村民小組會議上,工程造價29萬元僅為村民小組長等口頭估算。
招投標:經咨詢發改部門,鄉村項目招標當年為200萬元以上(按鄉鎮統計),農業、水利等部門規定單項工程在30萬元以上,所以本項目無硬性規定必須招標。但在確定施工方時未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由村“兩委”干部直接確定,未經村民會議表決。
施工合同:該工程由本村有獨立法人的施工隊負責實施,工程監理由村監委負責,但項目實施時間2017年10月9日未簽訂相關合同,2017年12月補簽合同,約定施工期限為3個月,付款方式為驗收合格后一次性支付工程款。
工程款籌資:審計發現,2017年10月2日村民小組會議上,估算造價29萬元時,此小組賬戶上銀行存款為22萬元,所以該建設存在舉債可能,舉債建設違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發生新的鄉村債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05〕39號)“四是不得舉債興建工程”之規定。
竣工驗收:在審計竣工驗收資料時,要看是否有工程量計算,工程監理等相關人員簽字是否完善。該工程于2018年1月7日完工,經鄉政府有關部門、工程監理、村委會及村民小組代表驗收為合格。
決算:該工程2018年1月17日進行結算,開出增值稅普通發票金額為29萬元(注意:若基礎設施建設票據為領條則涉嫌偷稅漏稅)。但其后附2018年11月30日工程結算審計后工程款為24萬元,據此審定工程造價最終為24萬元。
材料計價及工程量復核:審計實施過程中對主要材料市場價進行調查,對購買材料數量與工程建設量進行比對,對工程量進行復核,包括施工圖工程量計算及現場復核,其中工程量復核由工程專業人員完成。
工程款支付的審計:該村民小組長以活動室建設為由向村民小組借款4次共230000元,違反國務院《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第三條 開戶單位之間的經濟往來,除按本條例規定的范圍可以使用現金外,應當通過開戶銀行進行轉賬結算。”“第九條 開戶銀行應當根據實際需要,核定開戶單位3天至5天的日常零星開支所需的庫存現金限額。邊遠地區和交通不便地區的開戶單位的庫存現金限額,可以多于5天,但不得超過15天的日常零星開支。”同時經查閱相關資料及當事人銀行卡資金流水后證實,2018年1月12日召開村民小組會議時,實際支付工程款100000元,有70000元被該小組長占用。
賬務處理的審計:該項目的賬務處理不規范。2018年12月入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賬戶,借:其他支出230000,貸:應收賬款230000。此賬務處理存在2個問題:一是固定資產費用化,村民小組賬實不符,容易造成村集體資產疏于管理、流失;二是債務不清。應修改20181220記字1-1號憑證為:
借:固定資產240 000
貸:其他支出 230 000
應付賬款10 000
注:小組長每次借款均記入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賬戶“應收賬款”科目。
三、審計決定
該工程未嚴格執行項目管理程序,工程管理不到位;項目無預算,無施工合同,未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項目建設執行財經紀律不嚴,舉債建設,違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發生新的鄉村債務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多次大額借款,違反《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同時該項目賬務處理不規范。責成該鄉及時完善賬務處理,督促村及時公示項目情況,并對有關違紀問題移交紀檢部門處理。
(作者單位:云南省洱源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