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集體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劉文中 字號:【

  2019年江西省贛州市不斷規范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水平,助力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制定《贛州市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試行)》《關于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明確資產管理實行政府領導負責制;印發《關于實行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增長與村干部收入增長掛鉤的通知》,激發村干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熱情與動力,規范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管理;對“贛州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系統”進行改版升級,優化系統軟件。筆者調研發現,集體資產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與同行探討。

  一、存在問題

  (一)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有待加強

  1. 資金管理不夠規范。經調研發現,庫存現金超規定限額的村級集體占總數的33.28%;坐支、透支現金的有199個村;銀行存款為負數的有56個村。

  2. 經營收入沒有應收盡收。如:土地流轉,村集體組織土地流轉到經營主體時,有的沒有簽訂合同,有的雖然簽訂了合同,但是沒有收取服務費收入。如:村集體發展蔬菜、紅薯等特色產業,有的不入賬,直接用于其他費用開支;有的轉移到專業合作社等,不公開、不透明。

  3. 資產資源管理有待加強。閑置率偏高,全市經營性固定資產閑置率達47.58%;資源開發利用不夠,全市未承包到戶的耕地31萬畝、林地3755萬畝;清產核資后新增資產還未確權,政府撥款及減免稅費等在農村形成的資產,還未進行清理移交。

  4. 財務管理要進一步規范。管理費用等非生產經營性支出達到7.14億元;應收款項收管不力,村級應收款項高達7億元;村級集體負債10億元。

  (二)核算水平有待提高

  1. 會計核算不夠及時。本應截至12月31日的《2019年全市三資管理系統會計核算進度》,直至2020年1月19日才全部完成年度決算。

  2. 收支核算不夠準確。有的未按“權責發生制”的原則進行核算;有的一年收取多年度的租金、承包費、土地流轉收入,全部作為本年度的收入;本年度應收未收的款項,難以確認收入;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列支管理費用;未按“配比原則”確定與本期產品銷售收入相對應的成本;有的錯誤使用一級、二級科目,張冠李戴。

  3. 轉移支付核算不規范。有的應該列作補助收入核算的,沒有反映為收入;有的撥款應該列作專項應付款或應付款核算的,又反映為集體收入;政府撥款及減免稅費等形成的資產,開工建設時,沒有通過“在建工程”核算,竣工驗收后不增加固定資產。

  (三)委托代理要進一步規范

  1. 有的代理協議還未簽訂。還有483個村未簽訂會計委托代理協議,占實行委托代理的村(居)數的13.6%。主要是尋烏、贛州經開區、贛州蓉江新區等縣(區)的委托代理服務還沒有跟進。

  2. 有的銀行賬戶還未開設。全市還有494個村,沒有分村開設銀行賬戶,不便于會計核算;村干部不清楚家底,不利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容易出現銀行存款透支現象。

  3. 系統使用不夠規范。有的沒有導入年初數,會計核算沒有連續性;有的未從1月份啟用系統,不嚴謹、不規范;有的沒有導入原始憑證,會計核算資料不完整,不便于審核、檢查、審計。

  (四)農經隊伍弱化嚴重

  1. 基層農經隊伍薄弱。新時代的農經工作任務繁重,每個鄉鎮平均不到1名專職農經人員,加上人員流動調整較大,交叉兼職現象多,而且面臨人員老化、隊伍結構不穩定等情況,集體資產監管、農村財務審計等工作無法開展。

  2. 會計隊伍不穩定。代理會計人員不足,平均每個鄉鎮1.55人、每個會計代理8個村;代理工資偏低,一般代理一個村,每月工資只有200—300元左右;代理會計流動性大,部分退休人員從事代理會計的,大多因不熟悉會計電算化辭職,年輕的代理會計因考取或找到新單位辭職;有的代理機構每年進行一次招投標,一年一換,不利于會計核算。

  二、對策建議

  一是規范集體資產管理,加強監督檢查。及時準確進行會計核算,堅持“一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規范村級非生產性開支,規范村級財務公開,強化審計監督。

  二是強化資金管理,搭建“銀農直聯”。杜絕基層微權力微腐敗,力爭在2020年底前,實行一村一賬戶,搭建“銀農直聯”系統,做到干部不經錢,會計不見鈔。

  三是明晰資產產權,全面清理移交。對政府撥款及減免稅費等在農村形成的資產進行清理,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移交。

  四是探索“政經分開”,明晰職能關系。探索剝離村“兩委”對集體資產經營管理的職能,開展實行“政經分開”試驗。在“三資系統”形成“村本級”和“股份經濟合組織”兩套賬表體系。

  五是強化隊伍建設,加強業務培訓。鄉鎮政府要明確農經人員及“村財鄉代理”人員的編制和職能,分期分批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朱梓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