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產業興旺、農民生活富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和強力支撐,大力發展好集體經濟,在改善產業結構、搞活地方經濟、增加就業和財稅、助推脫貧攻堅等方面意義凸顯。筆者結合河北省唐山市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探索實踐,對增強集體經濟活力,服務鄉村振興談談如下看法。
一、重新評估各業承包合同價值。按照河北省委農辦、唐山市委農辦文件要求,開展清理規范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行動,到2020年3月底對全市農村集體各業承包進行全面摸底核查,分類處理并組織實施:對擠占、強占村集體機動地或其他資產、資源的,由村集體依法收回或按程序發包租賃;對長期欠繳承包租賃費的,要依法催繳,拒不繳納的,在繼續追繳的同時,依法解除合同并重新發包租賃;對低價承包、違約承包等顯失公平的,通過協商進行適當調整或按有關政策重新評估審核;對新收回的集體土地,按照市場價格重新進行發包,明確租金增長方式,依法確定發包年限,確保村集體收益最大化。督促鎮鄉(街道)、村對長期惡意拖欠承包費的,加大追繳清欠力度,保障集體經濟收入不受損失。
二、促進“四旁”閑置土地開發與增值。各村要結合不動產登記確權,明確路旁、渠旁、溝旁、宅旁“四旁”資產資源的產權歸屬,屬于村集體的資產收益歸農村集體,屬于鎮、村、農戶合資合作的資產,制定收益分配辦法或章程,確定各方的權利,明確各方利益分成。相關村按照村情民意,以單獨、合伙入股或投資分利的形式,對“四旁”的留白、隙地進行統一規劃,多方籌資,按計劃、分步驟進行開發利用,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商則商。通過植樹造林或其他經濟作物美化村周環境,拓展綠化面積,增加集體收入。也可以將村集體預留地、留白地、空隙地等發包出租,收取承包費。
三、促進廢棄地有序開發與增值。對廢棄窯廠、坑塘、溝渠進行連片開發整理形成的新的復耕地和商業用地,經土地確權明確權屬后,村集體可以通過承包、轉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向農民合作社、農業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流轉,流轉費用歸村集體所有。用足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支持符合規劃、有條件的村莊,通過整村新建或聯村合建等形式,有序進行土地整理和村莊整治,在優先保障農民安置和生產發展用地的前提下,依靠置換出的公共用地進行商業開發增加集體收入。
四、促進沉睡資產盤活利用與增值。在全面清理核查村級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基礎上,將閑置的集體資產,通過入股或有償轉讓等形式,與發展狀況良好的企事業單位合作經營,收取合作收益或取得分紅,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城市周邊、鄉鎮政府駐地的村莊,盤活村屬閑置房屋、機械、設備和農業設施等閑置資產,通過有效開發和綜合利用,探索集體資產自主經營和入股等形式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也可以通過市場化運作的路子,創建實體經濟組織、發展商貿物流業、倉儲、現代服務業等一二三產業聯合體,多方增加集體收入;遠離城鎮邊遠山區村莊,用好用活國家土地增減掛鉤政策,通過土地復墾耕地來置換城市郊區的商業用地獲得經濟補償。
五、促進商業用地轉換、開發與增值。鼓勵村集體在符合土地利用規劃、用地政策和鎮村建設規劃的前提下,通過開發利用依法取得的存量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依法依規轉換成商業用地,用來興辦商業店鋪、集貿市場、倉儲設施、車間廠房等,通過發包、出租、拍賣經營,獲得經濟收入。倡導村集體通過“支部+公司+農戶”的形式,組建各類生產、生活資料市場和車庫泊位等物業服務業,增加集體財產物業和服務收入。
六、興辦合作組織,發揮服務價值。城區周邊村、園區毗鄰村、社區附近村自然資源匱乏,鼓勵支持村集體利用信息暢通、城市服務經驗豐富的區位優勢創辦產業協會、專業合作社、服務組等經濟合作服務組織,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信息傳遞、物資供應、輔導培訓、市場營銷、廣告宣傳等經營性服務,通過收取服務費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倡有條件的村在村民自愿的基礎上,以自有資金或合資入股形式組建社區服務及其中介機構,成立以建筑裝潢、環衛保潔、園林綠化、商業物流、餐飲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服務團隊。村集體可以通過上述組織提取服務費和管理費及其入股分紅,解決集體由于資源匱乏收入遞減的問題。
七、托管農業生產,挖掘潛在價值。根據村莊布局,以農業生產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鄉村,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勵村集體購置大型農機,發展土地托管經營,村集體按照協商價格收取托管服務費,增加集體收入;引導村集體領辦創辦信息、技術、營銷等各類服務實體,在規范簽訂合同、約定服務內容的前提下,收取相關服務費作為集體經濟收入;支持村集體利用自然環境、文化和生態資源,成立民俗景點、文化客棧、“農家樂”“采摘園”、農耕體驗等鄉村旅游、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和健康養老產業托管服務社,支持村集體通過創辦托管服務社、便民服務店或勞動服務隊等,開展農業生產產前育種、產中管護、產后晾曬、電商銷售等一條龍服務。
八、鼓勵其他業態增收實現資產價值。鼓勵村集體通過產權制度改革,以股份制形式成立股份公司、合作合資企業,參股經營穩定、效益較好的企業,對于具備條件的,鼓勵村集體利用建設用地通過招商引資或集體投資進行工業園區、商貿園區、交易市場等建設。扶持有條件的村集體搭建“龍頭企業+電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戶”的區域社會化農業合作綜合服務平臺,積極開展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以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為取向,重點實行統一生產規程,統一管理模式,統一品種種養,統一渠道銷售,統一動植物疫病防控。
(作者單位:河北省遷安市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