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河南省許昌市紀檢委微信公眾號“清風蓮城”發布了《關于鄢陵縣陶城鎮后路村村委副主任劉連春等人私分捐贈物資問題》的通報,通報稱,三名村干部分別帶走2箱群眾捐贈的方便面。
通報披露,2020年2月5日晚7時許,鄢陵縣陶城鎮后路村村委副主任劉連春分別給村支部委員劉水營、村監委會主任劉堯打電話,把其二人約至村委會,三人見面后商議,將群眾捐贈的19箱今麥郎牌桶裝方便面中的6箱,各取2箱帶回自己家中。次日上午9時許,經該村村委會通知后,三人分別將各自帶走的2箱方便面送回至村委會。2020年2月25日,鄢陵縣紀委給予劉連春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劉水營黨內警告處分。陶城鎮政府責令劉堯辭去后路村村監委會主任職務。
通報強調,在舉國上下講大局、講奉獻、共同抗擊疫情期間,劉連春、劉水營作為黨員和村干部,本應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履職盡責、克己奉公,但兩人卻利欲熏心,盯著捐贈物資動腦筋、打主意,貪占小便宜,在群眾中造成惡劣影響。劉堯作為村監委會主任,不僅未履行其監督職責,反而伙同兩人私分捐贈物資,已經喪失了擔任村監委會主任的資格。
幾箱方便面盡管價值不高,但卻是社會各界群眾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體現。對于群眾捐贈的物資,一絲一毫都不能亂動,必須用到該用的地方,否則就會嚴重傷害捐贈者的感情,就會降低群眾參與公益事業的熱情,就會喪失群眾對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信任,也必將受到黨紀和國法的嚴懲。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引以為戒,以案為鑒。
疫情防控沒有結束,對捐贈物資的監督一刻也不能放松。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加強對捐贈物資的管理和使用,把工作做細做實,全程監督,精準監督,確保捐贈物資規范透明使用。廣大黨員干部要拋棄一切私心雜念,不該拿的堅決不拿、不該要的堅決不要,做到公私分明、大公無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持續加大對受贈受助物資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以及私設“小金庫”等行為,堅決斬斷一切伸向捐贈物資的“黑手”,杜絕此類違規違紀問題的再次發生。
(來源:河南省許昌市紀委監委網站)
觀點:
網友:雖然說幾箱方便面并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但是,這是群眾獻出的一片愛心,是用來幫助那些受疫情影響的人群,這幾人作為村干部卻還想著私吞,嚴重傷害了捐贈物資的熱心民眾的感情。
網友:在抗擊疫情關鍵時期,這3人不僅沒有做好帶頭的榜樣,甚至還在群眾捐贈的物資上面動壞心思,如果不是及時被發現,指不定他們背后還要貪污多少物資呢,光是想想就覺得十分可怕,必須嚴懲不貸。
網友:抗疫一線的基層干部們很辛苦,也不容易,但絕不應該把手伸進募捐里面。這不僅僅是涉及違法違紀的問題,更反映了一個人的品德素質。
《光明日報》評論員:6箱方便面的背后,是幾名村干部心里的僥幸心理、特權意識。河南許昌相關部門以高效公開信息和及時通報處理來回應百姓的信任。疫情尚未結束,抗疫鏈條的每一個環節尚不能松懈,對于捐贈物資還需加強監管,把捐贈物資的“賬”算明白,讓信息更加透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