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產業扶持基金的會計核算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董世峰 字號:【

 

  據四川省相關文件顯示,產業扶持基金是指貧困村使用各級政府撥付的專項資金、社會捐贈資金等設立的,用于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或貧困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產業的引導資金。產業扶持基金為貧困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由貧困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村“兩委”指導下管理和使用。貧困村退出后,產業扶持基金應當繼續保留,并歸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相應修改章程或管理辦法。除四川省各建檔立卡貧困村均有產業扶持基金外,其他省市也給建檔立卡貧困村撥付有專門用于貧困戶產業發展借款的專門基金。如何搞好產業扶持基金會計核算,對提升脫貧成效至關重要。

  產業扶持基金主要有四方面的用途:貧困戶發展生產自用,貧困戶借出委托村代為投資享受分紅收益,村集體經濟組織直接投資取得投資收益增加集體收入,村集體經濟組織直接用于生產經營投入。下面就貧困戶發展生產自用,貧困戶借出委托村代為投資享受分紅收益,貧困戶經營不善無法歸還借款三個方面的會計核算,進行舉例說明,與同行探討。

  一、貧困戶借用產業扶持基金的核算

  1. 收到基金的核算

  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鄉鎮撥來產業扶持基金30萬元,依據集體經濟組織出具的收款收據和銀行進賬單入賬。

  借:銀行存款300 000

  貸:公積公益金300 000

  在這里,因產業扶持基金的所有權屬于村集體經濟組織,不須歸還,屬于集體積累的性質,故納入“公積公益金”科目核算。

  2. 農戶借款的核實

  依據貧困戶與村集體簽訂的借款合同,經村第一書記審批借條入賬。

  借:內部往來—××農戶

  200 000

  貸:銀行存款200 000

  3. 收回借款的核算

  依據村集體給貧困戶出具的收款收據和銀行進賬單入賬。

  借:銀行存款180 000

  貸: 內部往來—××農戶

  180 000

  二、農戶借款委托村投資

  1. 貧困戶借款委托投資的核算

  依據貧困戶與村集體簽訂的借款合同、經村第一書記審批借條和貧困戶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的委托投資協議書入賬。

  借:內部往來—××農戶

  100 000

  貸:應收款—××村委員會

  100 000

  2. 村集體投資的核算

  (1)投資的核算

  依據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投資業主,如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的投資分紅協議和銀行轉賬憑條入賬。

  借:長期投資(短期投資)

  —××合作社100 000

  貸:銀行存款100 000

  (2)收回投資及投資分紅的核算

  依據村集體出具的收款收據和銀行進賬單入賬。

  借:銀行存款106 000

  貸:長期投資(短期投資)

  —××專合社10 000

  投資收益6 000

  (3)核銷貧困戶借款的核算

  依據村集體出具給貧困戶的還款收據入賬。

  借:應付款—××村委員會

  100 000

  貸:內部往來—××農戶

  100 000

  (4)給貧困戶分紅的核算

  依據農戶分紅簽字表(或村集體經濟組織出具的付款憑據)和銀行轉款憑證入賬。

  借:投資收益 6 000

  貸:內部往來—××農戶

  6 000

  借:內部往來—××農戶6 000

  貸:銀行存款6 000

  三、核銷貧困戶借款的核算

  依據村民主評議的決議同意、公示資料及村第一書記審批的借款核銷審批單入賬。

  借:公積公益金20 000

  貸:內部往來—××農戶

  20 000

  需要說明的是:

  1. 將貧困戶借款納入“內部往來”科目核算的原因是:貧困戶借用扶持基金用于貧困戶種植養殖的啟動資金或流動周轉金,貧困戶是需要歸還的,屬內部成員與集體經濟組織之間往來的關系。

  2. 村集體收到產業扶持基金納入“公積公益金”科目核算的理由是: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規定,“公積公益金”科目核算村集體經濟組織從收益中提取的和其他來源取得的公積公益金。這里,產業扶持基金就是其他來源取得的公積公益金。如果將“公積公益金”科目也建立明細科目的話,可建立“ 產業扶持基金”二級科目。#FormatImgID_0#

  (作者單位:四川省射洪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