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對改進合作社財務管理的一些想法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程顯良 字號:【

  當前,農民合作社快速發展,但也存在整體實力不強,與成員聯結不緊密,運行不規范等問題。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進行了修訂,并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相關配套制度也正在陸續修訂中。結合新修訂的合作社法,筆者對合作社財務管理提出一些改進建議,以提高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一、合作社現行的財務報表應做適當調整

  1. 合作社現行的財務報表與稅務機關的報表不銜接。稅務機關要求的合作社報表有現金流量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三種,合作社現有資產負債表、成員權益變動表、盈余分配表三種,合作社缺少現金流量表,建議合作社應增加現金流量表。

  2. 財務報表中的會計科目不匹配。稅務機關的報表中沒有成員往來科目,只有應收款和應付款科目,在報表時合作社的成員往來科目在稅務機關的報表中只能填寫在應收款或者應付款的對應欄,應當將會計科目配置更科學準確一些。

  二、合作社會計科目需要增加

  1. 增加稅收核算類科目。如應交稅費、所得稅、營業稅金及附加等科目有待增加,相應地會計報表內容也需進行調整。財稅〔2008〕81號文曾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稅收優惠政策有所規定,如合作社銷售本社成員生產的農業產品免征增值稅等,為合作社發展給予了稅收優惠支持,的確在合作社發展之初起到了很好的扶持作用。但隨著合作社發展,成員生產的農產品不能滿足合作社的銷售能力,于是因銷售非成員農產品而產生了稅費,相應地其他稅費也時有發生,這都需要增加對應科目進行核算。

  2. 增加預收或預付貨款科目。合作社經常發生預付、預收賬款的情形,如預付土地承包金、預收定金等現實業務,增加預收或預付貨款科目,將預收、預付賬款與一般的應收、應付款分開核算,有利于合作社加強債權、債務管理。

  3. 增加應付利息、其他應收款、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隨著業務的增加,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利息以及相關手續費等沒有對應的科目。現行制度中,應收款主要指向成員、代銷單位、被投資單位、購貨方等應收的款項,本科目下既有經營收入,也有借款等其他應收款,用會計報表分析數據時很不方便。建議增加其他應收款科目,將應收款的經營收入與借款等其他應收款進行區分。實際業務中,還需要增加應付利息、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與發展的業務對應。

  4. 增加內部資金互助業務所需科目。將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業務納入會計核算規定中。以成員互助形式籌集的資金作為合作社內部資金往來納入“成員往來”科目核算。在“成員往來”科目下設置“互助金”二級科目,同時設置互助金備查登記簿,以反映互助資金變動情況。

  5. 增加“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現行制度缺少盤盈盤虧的處理方式,未介紹現金短缺或溢余以及固定資產盤盈的會計處理。因農產品在保存過程中易損耗,常出現賬面數量與實際數量不相符,建議增設“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6. 增加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解散、破產清算時接受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形成的財產處置暫行辦法》相配套的科目。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形成的財產,以固定資產為例,應按固定資產折舊標準進行折舊攤銷,也可能存在報廢毀損的情況。處置暫行辦法中對剩余財產中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形成的財產總額的計算標準未考慮這部分價值在合作社持有、使用和管護過程中正常的損耗和報廢,建議對此作出明確規定。

  三、合作社接受國家政策扶持資金以及捐贈資金量化到成員戶沒有實際意義

  筆者認為,幫扶資金及捐贈資金是合作社存續期間所獲得的資金,主要用于發展壯大合作社,合作社可以利用所獲得的資金購置固定資產,或者增加合作社的流動資金等以緩解資金壓力,不允許用于合作社成員個人分配,這種情況下,量化到成員戶中沒有實際意義,而且量化所采用的平均法也不盡合理,因為各成員的股金和交易量不等。若合作社在經營期間合作社成員退社,該筆業務也無法處理,新增加成員也無法二次量化到戶。因此,筆者建議合作社接受國家政策扶持資金以及捐贈資金在合作社申請破產時一并處理為好。

  四、合作社經營收入范圍應適當增加

  建議將經營收入的涵蓋范圍改為:經營收入是指合作社為成員和非成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取得的收入,以及銷售合作社自己生產的產品、對非成員提供勞務等取得的收入,對外提供餐飲、住宿等經營服務活動取得的收入,出租暫時閑置的儀器、設備、房屋、場地等取得的收入,以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經營性收入。

  五、合作社的管理者的薪資報酬應有統一標準

  作為合作社的管理者其付出的要比其他成員多得多,目前各個合作社基本上都是以合作社章程議定的工資額發放,各家差異較大,存在一定的不穩定因素,筆者認為可以以地區為標準制定工資指導額。

  六、合作社長期聘用的管理人員是否可以參加養老保險,應當明確

  目前合作社管理人員大部分都是農民,目前社會養老保險僅限在職職工或者自由職業者可以參保,而合作社是農民自發發起的合作經濟組織,不具備社保要求的參保條件,合作社管理人員的養老得不到保障。如果能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他們將沒有后顧之憂,更好地為合作社發展做出貢獻。#FormatImgID_0#

  (作者單位: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十字街鎮政府經管站)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