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信發街道依托“銀農直連”村級財務網絡監管平臺,實行農村財務線上網絡化監管,實現了村級財務“一站式”高標準服務,有效破解村級財務“老大難”問題。
一、“銀農直連”破解村級資金“審批難”
在2013年,隨著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的成立,信發街道將農村集體“三資”納入監管平臺進行管理。2014年為各村居在銀行設立村集體資金賬戶,從而實現村集體資金“雙印鑒”管理。對村集體資金的使用申請規定了嚴格的審批程序。即:村級(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簽字—村兩委成員簽字—村監督委員會簽字)提出申請,報請社區(社區書記簽字—包社區負責人簽字)審批,然后由代理服務中心(主任簽字—分管負責人簽字)審核后報請街道主要負責人批準,方可開具支付憑證到銀行辦理支付手續。嚴格的審批手續也增加了一些繁瑣流程。主要表現在簽字所用的時間長,因為涉及的簽字人員不是專職人員,村級申請資金簽字很難一次辦好。“銀農直連”平臺對村級資金的申請審批進行專門設置,所有涉及的簽字人員,按照“村級—社區—街道”進行分級設置,進行“線上”審批。村級報賬員每月只需將原始憑證及相關的附件(明細表、資產購置詢價情況、招投標情況等)報街道委托代理服務中心,由服務中心專職人員利用高拍儀將手續上傳到“銀農直連”平臺,短信就會推送相關負責人。
二、“銀農直連”破解村級資金“支付難”
此前,村級集體資金實行的是“雙印鑒”管理,資金申請簽批后,由街道服務中心開具銀行轉賬支付憑證,并加蓋村居公章、村法人私章和街道服務中心主任私章到開戶銀行辦理轉賬手續。銀行為了保險,開通了系統驗印功能。將各村開戶時的預留印鑒全部掃描入管理系統,每次支付都要進行印鑒驗證,往往一筆業務要耗時1-2個小時,村級報賬員要在街道服務中心和銀行之間往返數次。“銀農直連”平臺將村級財務監管系統與銀行支付系統進行有效對接,建立網上支付功能。各村居報賬員每月只需將相關手續上傳平臺,經線上審批后,在平臺上點擊“支付”鍵即可,更加方便快捷。
三、“銀農直連”破解村級資金“監管難”
近年來,村級資金支出項目增多,街道代理會計因工作量大往往將大部分精力花在代記賬方面,對村居資金的監督不到位。對農村資金的使用中的“冒領”“騙領”等檢查不嚴。通過“銀農直連”系統,可以實時查詢各村賬務收支情況,及時發現并處理問題,將事后追責變成事前防控,減少管理環節的漏洞,減少暗箱操作的空間,清除容易產生腐敗的土壤。同時,農村賬務情況可實時呈現給各級主管部門,方便相關部門進行實時查賬辦案等需要,變定期的審計監管為實時的監管與審計。
四、“銀農直連”破解村級財務“公開難”
《山東省村務公開條例》明確規定:村級一般事項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財務收支情況應當逐項逐筆每月公布一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應當隨時公布。“銀農直連”平臺專門設置了財務公開模塊,增加農戶小微權力清單內容,讓農戶足不出戶即可進行查詢,平臺鏈接入口掛到紀委或者政府相關網站上,便于農戶進行查詢,滿足老百姓的知情權,提高農戶的滿意度。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信發街道辦事處財政經濟服務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