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階段性任務,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新型集體經濟,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必然要求,是維護農民合法財產權益、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村農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干部隊伍。當前,各地村“兩委”換屆已接近尾聲,如何讓新手變熟手,為新任村干部發展新型集體經濟營造良好氛圍、創造積極條件,成為當務之急。
一是提升培訓實效,增強村干部發展經濟的本領。將提升新任村干部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作為重要培訓內容,采用集中授課、參觀考察、集體談話等方式幫助村干部學習先進的發展理念,選準適合本地實際的發展路子,迅速適應新崗位,展現新作為。同時,將財務管理規范、財經法規等內容納入培訓課程,切實提高村干部的財經紀律意識,樹立底線思維。
二是完善激勵機制,激發村干部帶頭發展的動力。一方面要探索村干部待遇與集體收益掛鉤長效機制,對集體經濟增長突出的村班子成員,拿出一定比例的經營性收入進行獎勵,切實解決“干多干少、干好干壞、干與不干一個樣”的問題。另一方面,要暢通村干部上升渠道,健全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鄉鎮機關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的制度,打破村干部晉升“天花板”。
三是打造發展平臺,搭建村干部干事創新的舞臺。成立聯合發展平臺,采取鎮村聯合、村村聯合方式,幫助底子薄、產業結構單一的村“組團”發展,解決集體經濟發展“單打獨斗”難題。打造直播孵化基地、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用“互聯網+”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推動鄉村旅游,把提高農業附加值作為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突破點,實現致富增收。完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盤活閑置資產資源,壯大集體經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