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農村財務審計取證“五要點”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 李 萍 字號:【

  農村財務審計“取證”是進行農村財務審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審計人員取得重要佐證資料的常用手段,是審計定性的主要依據,也是審計工作從賬外取得直接證據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筆者結合日常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總結出審計“取證”的五個關鍵點。

  一、“取證”的目的要明確

  “取證”是為審計結果和審計定性服務的,是審計資料的必要補充。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分清哪些審計底稿需要取證、向哪些人取證、哪些不需要取證,哪些需要被調查人合法的書面證明資料等。只要審計資料中需要有直接或間接的證據作為補充,審計人員必須向第三方進行合法合規(guī)的調查取證;而賬內直接查出的結果,就只需要當事人、經手人作出書面證明即可作為證明材料,不需要得到第三方進行取證佐證。在檢查呼瑪鎮(zhèn)某村財務公開情況時,我們派2名審計人員到該村村民家中進行走訪,聽取當事人的所見所聞并出具了證明材料,審計人員由此得出了相應結論。

  二、“取證”的內容要齊全

  取證工作開始之前,審計人員要將所有需要取證的材料從審計底稿中梳理出來,要注明取證的地點、取證的對象、取證的內容,不要一件事情進行一次取證,要將涉及某個單位的全部資料整理在一起,進行一次性取證。要做到一個地區(qū)、一個城市、一個單位一清、一件事情一清,盡量不走回頭路,節(jié)省取證時間,提高取證效率。2019年底,在審計三卡鄉(xiāng)某村邊補資金專項資金使用時,筆者一行人顛簸近百里來到中俄邊界的小山村進行調查取證,入村后將該村邊補資金撥入、使用、審批、公開等內容全部進行了走訪取證,避免了重復工作。

  三、“取證”的手續(xù)要完善

  取證需要到第三方的管轄范圍去取得審計定性的證據,甚至有的時候還要審計第三方的賬目。因此必須遵守第三方的各項要求和規(guī)定,否則很難從第三方獲得有價值的佐證資料。如:到銀行、信用社、保險等涉及金額部門進行取證工作涉及保密規(guī)定,必須履行法律程序才能得到對方證明或查賬,這就必須有司法部門或者紀檢監(jiān)察、農經管理等部門的協(xié)查手續(xù)或金融部門的主管領導的批示才能進行取證工作;而作為一般的行政事業(yè)單位或企業(yè),則只要主管領導和紀檢監(jiān)察部門領導同意即可取證。2019年,為調查某村邊補資金的撥款時間和金額,筆者會同縣紀檢委的領導協(xié)調縣農商銀行主管領導到鄉(xiāng)鎮(zhèn)基層信用社查賬,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取證”的資料要真實

  取證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人物和事情,有的是問話調查筆錄、有的是文字證明材料、有的是查賬記錄、有的是復印(制)件等,以上這些資料到手之后還要求證明方簽字蓋章。如問話筆錄要有證明人的簽字手印,證明材料要有證明單位的公章和法人簽字,查賬記錄和復印材料要有單位主管人員簽字并在賬頁上注明“此件復印(制)于某某單位的某某年度、月份的第幾號記賬憑證”字樣,然后加蓋單位公章。以上工作結束后,還要有當事人或單位的“壓縫”手印和“壓縫”公章,將證明材料的每一頁都覆蓋手印和公章的印痕,如遇紀律處分的案件,紀監(jiān)委或司法部門還可能重新到相關單位取證,因此證明資料一定要真實、客觀、公正。例如2016年底,筆者協(xié)助縣紀檢委查處三卡鄉(xiāng)某行政村干部坐收坐支集體資金,縣紀檢委的領導將每張復印件都蓋上了被調查單位的公章,還注明了“此件復制于三卡鄉(xiāng)農村信用社保管的2016年10月30日記賬憑證25號”等字樣,每套證明材料都攤開壓縫蓋章。

  五、“取證”的過程要合法

  取證是審計定性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涉及整個審計工作的善始善終,特別是有的領導干部要受到黨紀政績甚至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必須組織精干的取證人員去完成此項工作。在取證工作中可能涉及個人的隱私、單位的隱私及各種各樣的陰暗面材料,為了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權,在取證工作中只要不涉及取證的材料一律不得私自帶回,更不能隨意泄露,否則會給審計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在取證過程中出現了原來審計工作中沒有發(fā)現的新線索,則要重新立案調查,不能放過,避免集體資金外流。如果涉及要將證明單位的原始資料帶回的,要給對方出具正式的借據,用完之后再還物撤條,以免丟失。2018年離任審計時,為了核實呼瑪鎮(zhèn)某村機動地承包費收繳金額,審計組打借條向該鎮(zhèn)經管借用記賬憑證和相關賬簿,查清了該村承包合同兌現不及時、收繳欠款不徹底等問題,金額達2.1萬元,依規(guī)對相關村干部進行了責任追究。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呼瑪縣農業(yè)農村局農村合作經濟指導站)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