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通濟新區閻家嶺村曾是有名的貧困村、落后村,集體經濟沒有穩定收入來源,村集體負債17萬余元,群眾增產增收困難重重,村莊道路泥濘,環境臟亂差。進入新時代,在強有力的村“兩委”帶領下,閻家嶺村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針對村莊土地多為貧瘠山嶺地的實際情況,村“兩委”集思廣益,統一思想,果斷確立“招商引資,筑巢引鳳,借風行船,滾動發展”的發展思路,一方面努力爭取上級財政扶持,另一方面多方吸引社會投資,逐步建設起3000畝工業園區,先后投資1.2億元建起20多萬平米的標準廠房,投資3000多萬元硬化園區道路、配齊供電供水排水等基礎設施,吸引130多家內外資企業入駐,累計實際利用內外資20億元人民幣,外來務工人員達10000多人。閻家嶺村秉持“不破不立,吐故納新”的原則,勇于自我革命,是集體經濟“騰籠換鳥”的最佳寫照。
一是招商引“智”,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的今天,閻家嶺也緊跟時代潮流,在原有發展重型機械化、密集勞動力的現實情況下,積極引進智能機器人替代原來的人工生產線,例如現在的海金電器,原來重大的機器設備需要好幾個人共同操作,后來從德國引進智能機器人,不僅節約了勞動力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不僅如此,閻家嶺村也及時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實體經濟升級,牢牢抓住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展機遇,對村莊和老工業園實施整體拆遷改造,建設功能齊全的高端智能化新型社區,積極促進村工業園企業成為高技術、高集約化、低污染、低消耗的現代化公司,打造以人工智能、科技研發為主導的二三產融合新型產業園區,助推村莊產業發展轉型升級。
二是招商引“服”,為產業升級保駕護航。閻家嶺村意識到在產業升級過程中,配套服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閻家嶺一直秉持“尊商、護商、親商”理念,建立起“黨企連心企業服務中心”,從項目立項、水電配套、辦理執照、報關驗貨等各個環節,全程代辦協辦,真心為企業排憂解難;同時緊跟互聯網的潮流,組建服務企業黨員干部微信群,黨員干部人人包聯企業,一對一全程服務,對企業提出的需求,隨叫隨到,問題隨解。2018年,占地面積20多畝的九牧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入駐閻家嶺村,在其項目落地、辦理土地手續、規劃手續等整個過程中,村莊招商辦對該企業進行全程服務,并幫助解決生產過程中遇見的各種難題,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評價。閻家嶺村又投資110余萬元對27臺變壓器進行維修保養,并新上變壓器3臺,給廣大企業提供了用電保障。閻家嶺村就是本著這種“尊商、護商、親商”的服務理念,使招商引資工作得以長效有序開展,村工業園規模不斷壯大,從而推動村經濟快速發展。
閻家嶺村集體經濟發展脈絡,充分體現了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概括起來主要就是兩項內容:一是“鳳凰涅槃”,就是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擺脫對粗放型增長的依賴,放棄了貧瘠的土地,大力招商引資,發展第二產業帶動第三產業,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發展現代服務業,變制造為創造,變貼牌為創牌,實現產業和企業的浴火重生、脫胎換骨。二是“騰籠換鳥”,就是拿出勇闖天下的氣概,跳出當地發展當地,按照統籌區域發展的要求,積極參與全區、全市的區域合作和交流,為產業高度化騰出發展空間;并把“走出去”與“引進來”結合起來,引進優質的外資和內資,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彌補產業鏈的短項,對接國際市場,從而培育和引進“吃得少、產蛋多、飛得高”的“俊鳥”。
閻家嶺村的案例,為通過產業升級轉型助力集體經濟增長提供了許多經驗。一要堅定信心自我革命。產業結構調整是對傳統發展思路的自我革命,是對過去說“再見”,是對自己說“不”,是一個否定自我、挑戰自我、重塑自我的過程。在發展經濟過程中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順應時代潮流,堅定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擺脫對粗放型經濟的依賴,堅定走轉型升級、轉型發展的道路。
二要痛下決心求變求新。經濟結構調整極具創新性、復雜性和艱巨性,關鍵要解放思想、變革理念、創新方法,有一個引領帶頭的村黨組織班子尤為重要,正所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定要實現“頭雁振翅,群雁高飛”,只有統一思想,才能在發展經濟中瞄準市場、瞄準一流、瞄準未來,不斷邁向產業高端化、現代化、國際化。
三要咬定青山脫胎換骨。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為功的勇氣和信心。在推進結構調整中,新舊理念的碰撞、新老思路的較量、新舊動能的轉換永遠是一個揚棄迭代、此消彼長的過程,唯有“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堅定朝著“脫胎換骨”的目標向前邁進,才能真正實現“鳳凰涅槃”。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農業農村局審計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