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小草坡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積極推進“雨污分流”“垃圾分類”“無煙村莊”“鄉村書屋”建設等工作,從10年前“汽車開不進、人均收入不足5000 元、年年考評倒數”的落后小村莊,搖身變成了“綠樹成蔭、沃野青翠,步步是畫、處處皆風景”的新時代美麗宜居新農村。
一、“人人都是參與者”,發動群眾力量實現戶戶通
面對村莊道路坑洼散布、“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局面,小草坡村“兩委”決定對全村進行戶戶通改造。由于村集體資金緊缺,決定廣泛號召、發動群眾參與。村民自發領取由村集體購買的建設材料和工具,全員投入到施工中,自家門前自己整修,老弱病殘戶由黨員和周邊群眾幫忙,全村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建設、人人守護”的良好氛圍。在黨員干部的帶領下,小草坡村僅用十余天就完成了5161.92平方米、11條路巷的戶戶通鋪設工作,節省了近8萬元的人工費用,為小草坡村“雨污分流”工作和今后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二、“創新永遠在路上”,打造全市雨污分流樣板間
小草坡村再次發動群眾的力量,村集體統一采購、統一施工、統一驗收,每戶的改廁資金由村民自己先行墊付,利用了一個月時間完成了全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99戶。隨后村集體自行設計,多次“深夜研討”,創新建設了利用三格池、水生物、水植物進行污水處理,在全市第一個實施雨污分流工程建設。鎮、市、區、省四級驗收,合格率均達100%。工程驗收合格后,2019年在市環衛集團的幫助下對污水處理池進行科學提升,經過處理后的污水可二次利用,用于農作物的灌溉,此項創新性的工作被評為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優秀案列、市級工作創新獎。
地面難尋污水蹤跡,雨水在污水管道上面流淌,全村村民的廁所、廚房的污水全部匯入地下管道,真正實現了雨污分流。雨污分流工程讓小草坡村徹底擺脫了人們對農村的認識,“村民也過上了干干凈凈的城市生活”。
在垃圾分類工作中,村“兩委”發現可漚肥垃圾分類物腐爛不徹底、漚肥時間長、占用場地過大,針對這項問題,村書記王運紅多方打探,經過多次開會商量決定由村集體購買一臺粉碎機,對可腐爛垃圾進行粉碎攪拌,并對漚肥池進行全面提升改造,全部改成混凝土澆灌,再次創新性地研制了弓棚棚布覆蓋模式、手動式升降系統,既節省又環保接地氣。
三、“無制度不成方圓”,守護“五美”鄉村建設成果
村“兩委”積極探索推行無煙村莊,通過設立控煙區,倡導不在公共場合抽煙,建立健全禁煙制度、獎懲制度,實施曝光、取消福利等措施,打造全村無煙環境。
為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讓老百姓“建設家園、守護家園”成為常態,小草坡村全面開展以“居室美、庭院美、廚廁美、家風美、門前美”的“五美”為標準的美麗庭院創建活動,促進全村環境衛生全面升級。在創建過程中,黨員率先垂范,實行包保責任制和連帶責任制,四戶為一組,由一個黨員負責,包保黨員幫助包保戶按“五美”標準打造,如有一個包保戶不達標的,該組其他幾戶都受連帶責任,影響評比結果。在全體黨員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創建下,全村美麗庭院戶達到了90%以上。為保持效果,村“兩委”制定了定期巡查制度,由村“兩委”成員每月到美麗庭院戶家中看其衛生保持如何,每季度入戶打分一次,年底總結評比,分一二三類給予獎勵,形成人人爭做創建美麗庭院的創建者、管理者、監督者,也是美麗庭院的受益者和享受者。
四、“硬件設施大提升,美麗鄉村入畫來”,享受舒適宜居生活環境
為讓村民享受更加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2019年村支書帶領村“兩委”成員對1500米主街道兩側進行了綠化,共栽植法桐120顆、百日紅1200顆、廣玉蘭220顆。11條街巷共計2000米栽植海棠300顆,盆栽桂花70余盆,投資15萬元在村周邊打造了4個公園式停車場,既美化了環境,又保持街道整潔暢通。夜間,村支書王運紅自行設計了50盞路燈桿,每盞燈可節省1000余元費用,節約了5萬元資金。在村東北角結合污水處理池打造一處荷塘公園,并設有抽煙室、公廁,村文化廣場健身器材齊全。
為讓村民吃上無公害蔬菜,又能美化環境,村“兩委”打造了花園式生態自動灌溉菜園,村民澆菜不用擔心用水的問題,全部實行自動灌溉,同時將菜園和村西的紫薇公園連為一體,成為村民休閑的好去處。
在紫薇公園的竹林處,有一處鄉村書屋,書屋配置書籍2400余本,其中2000由本村已參加工作的大學生自愿捐贈。周末、節假日時還會定期邀請志愿者對村內的學生進行輔導,定期舉辦讀書沙龍、朗讀會、各類公益活動。
五、“經濟發展是重中之重”,培育可持續發展新動能
小草坡村從實際出發,把發展“一村一品”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培育特色主導產業的重要手段,加強規劃、分類指導,培育形成強村富民的特色產業,實現產業富民、科技興村、生態和諧、全面發展。小草坡村是濤雒鎮黃桃種植的發源地,全村黃桃種植面積約130余畝。2017年4月小草坡村舉辦了東港鄉村休閑旅游節暨濤雒鎮首屆桃花節,由大眾網招募的500名網友共同參加了本次開幕式,與桃花仙子尋“林中寶藏”、在桃園里吟詩作畫、賞桃花、品黃桃罐頭。目前村集體已積累資金500余萬元,村集體年經濟收入30余萬元,大大增強了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