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動 態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河南:25個省級傳統村落將獲財政補助資金

  近日,河南省住建廳公示了2021年省級傳統村落申請省級財政補助資金評審結果,25個省級傳統村落將獲財政補助資金。

  根據此前文件,獲得的補助資金將主要用于傳統村落內重要街巷、傳統建筑和院落修繕與風貌整治,尤其是對急需搶救保護的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筑進行修繕。原則上每個村莊的估算投資總額不超過500萬元,單個項目估算投資額不超過200萬元,項目周期不超過一年。, ,

  此次評審遵循公開、公正、公平、擇優的原則,河南省住建廳從省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及工作組、省村鎮規劃建設專家庫等中選調相關行業評審專家,組成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省級財政補助資金項目評審委員會,通過競爭性的方式進行評審。

  湖南:逾三成農戶加入合作社

  湖南大力培育農民合作社,加快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目前全省農民合作社發展到逾11萬家,三成以上的農戶加入合作社,聯合搞生產,“抱團”闖市場。

  “十三五”以來,湖南省深入實施“百企千社萬戶工程”,大力扶持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據省農業農村廳提供的數據,目前全省農民合作社總數達11.16萬家,合作社成員426.8萬戶,占全省農戶總數的30.8%;全省農民合作社總實有資本3084.95億元,規范化建設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居全國前列。

  在全省農民合作社中,省級示范社總數達到1388家。評選農民合作社聯合社、100家省級示范社和20余家旗艦社。農民合作社為成員提供農業生產經營服務,加快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在以農民合作社為主的服務組織帶動下,全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超過6530萬畝(次),居全國第8位,有效解決了一家一戶“缺機、缺勞、缺技術”的難題。

  以合作社為依托,小農戶“抱團”闖市場。全省發展產業扶貧合作社1.7萬余家,入社貧困戶達37.3萬戶,打響黃金茶、南洲稻香米、湖南茶油、湘江源蔬菜等品牌,貧困人口通過加入合作社人均增收1600多元。

  福建泉州:“制度+科技”監督模式讓涉農資金透明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創新“制度+科技”雙重監督模式,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在全省率先建立涉農資金監管平臺,讓各類涉農資金不再“跑冒滴漏”,一路順暢地到達農民手里。

  該平臺是一個集涉農財政資金項目申報主體備案、資金申報審批、資金下達發放管理、資金異常預警、資金監管信息公開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應用管理平臺,實現對涉農項目資金的申請、撥付、收款、招標、使用以及項目驗收等方面的全過程監管,可及時發現涉農項目資金在使用、管理、分配等方面潛在的問題線索,從源頭上預防“微腐敗”。

  同時,圍繞兩級涉農財政資金信息的管理,將市紀委監委派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各級農業主管部門、涉農單位等一同納入平臺中,按照業務分工不同,形成涉農財政資金從申報到發放過程的“分級管理”“多級審批”“逐級公示”“全程監督”。

  重慶黔江:發放全國首筆生豬圈舍抵押貸款

  全國首筆以生豬養殖圈舍作為抵押的貸款日前在重慶市黔江區發放。這筆貸款授信額度為1500萬元,將為當地恢復生豬產能注入金融“活水”。國內生豬養殖企業大多屬于重資產運行,由于登記確權、價值認定相對困難,生豬養殖圈舍抵押業務以前從未開展。黔江則在這一領域開展了先行先試。

  此次發放的生豬圈舍抵押貸款,由重慶市農委確權、頒證、辦理抵押登記,實現了生豬圈舍抵押制度“破冰”。農業銀行建立了總行、市分行、區縣分支行三級聯動機制,開通綠色通道,開展重點攻關,確保生豬圈舍抵押的模式、流程、權限、風控等流程精細化和專業化,從立項開始不到半年時間實現貸款發放。

  此次生豬圈舍抵押貸款落地,解決了長期以來大型養殖圈舍作為農村流轉土地上的附著物,無職能部門確定權屬關系以及頒發權屬證書的難題。同時,通過對標準圈舍等大型養殖設施明確評估標準,為圈舍等設施確定了較為合理的公允價值。此外,通過農委辦理抵押登記,并取得人民銀行等監管部門認可,有效落實了抵押權,保障了金融機構債權。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