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財務管理是村級事務管理的核心,也是維護農村穩定的基石。日前,筆者參與對某縣70個村的財務收支審計工作,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共性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逐一分析,有助于更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和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措施,促進農村事務管理民主化,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一、規范記錄村級重大決策過程
【主要問題】集體收支等重大事項未經集體研究決策,村民(社員)會議、村民(社員)代表會議等會議記錄內容不完整、格式不規范,甚至存在會議記錄造假、遺失等。
【解決措施】會議記錄不僅要體現結果,還要體現商議過程,對于反對意見應該予以記錄。會議簽到記錄應該完整,村民(社員)代表會議應該親自簽名,不得存在代簽、一人多簽、簽到表造假等情況。下列事項應經村民(社員)會議或者村民(社員)代表會議應到成員三分之二以上通過:本集體經濟組織年度財務預決算、收益分配和非生產性支出方案;農村集體資產經營方式變更;重大投資和工程建設項目、較大數額的舉債;集體土地征收征用補償費的分配和使用等。
二、支出票據的合規性
【主要問題】各類支出票據不規范,如:大額支付現金,缺少銀行轉賬記錄;大宗采購無正規發票,發票抬頭不規范等。
【解決措施】規范財務收支審批程序,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所有支出憑證須寫明時間、用途,并由經手人簽字。支出憑證應先由監事會主任審核,村民委員會主任核準,再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長審批后方可向鄉鎮(街道)報賬,支付金額大于1000元的實行銀行轉賬。審核查看會計支出原始憑證是否為財政部門監制的財政票據、稅務部門監制的發票及符合條件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自制憑證,是否存在“白條入賬”情況。檢查入賬的財政票據、稅務部門監制的發票是否蓋有填制單位公章或專用章等。
三、誤工補貼管理方面
【主要問題】誤工補貼標準未經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社員股東)代表會議決議;支付誤工工資未附有誤工清單,誤工補貼未見公示;誤工補貼公示時間早于誤工發生時間等。
【解決措施】制定和完善誤工補貼支出的標準和程序,規范和控制非生產性開支行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必須加強對誤工的管理,建立誤工登記簿,由村確定專人負責誤工登記,必須按月(季)、按人張榜公布,公示時間不少于7日,公示無異議后方可報賬。
四、項目支出管理方面
(一)工程項目前期主要問題:項目決策未經村民(社員)會議或村民(社員)代表會議討論確定,立項未經過可行性研究;工程采購不規范,達到招標限額的工程未按規定進行招投標。
【解決措施】村集體工程項目立項之前,應將該項目建設的可行性、效益性提交股東代表大會討論,廣泛聽取股東(代表)的意見,形成決議,報鄉鎮(街道)審核。村級工程項目建設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有關規定實行招投標,并將招標投標方案、招標公告、招標合同和相關資料報鄉鎮(街道)備案。
(二)工程項目實施階段主要問題:未簽訂施工合同或合同簽訂不規范,對進度款支付等關鍵條款的約定不清楚;工程變更審核不嚴格,變更手續不齊全;工程款項支付不規范。
【解決措施】根據村工程臺賬、工程款支付憑證,整理工程項目清單,按照編號順序整理合同臺賬,合同應對進度款支付等關鍵條款明確約定,臺賬中工程涉及的紀要、圖紙、預決算等資料需齊全;由于客觀因素需要增加工程款的,需提交股東(代表)會議表決通過。如果沒有提交股東(代表)會議表決通過,造成損失的,按照“誰同意誰負責”的原則承擔賠償責任;工程項目支出要附相關的合同、會議記錄以及工程進度報告、工程驗收單等相關資料,取得正規發票,按合同條款規定支付項目工程款,款項支付一律實行轉賬,嚴禁現金支付,最終工程價款結算以審計審定的工程造價為準。
(三)工程項目驗收階段主要問題:工程項目完工后未及時進行驗收、結算、決算、結轉固定資產。
【解決措施】定期查看在建工程進度,核查工程是否完工,完工工程應及時進行驗收并辦理竣工結算、決算手續,竣工決算前應該按規定進行審核,根據合同約定扣留質保金等,工程決算后應及時結轉固定資產。
五、疑難往來款方面
【主要問題】因換屆頻繁、村干部離任前不作為或亂作為、人員交接不清等原因導致部分支出、應收款無人管理,一直未入賬核算,應收應付款混亂。
【解決措施】成立村賬務清理工作領導小組,檢查往來款明細賬,核查長期未清理的情況及原因,結合現金盤點,檢查年限較長的白條抵庫情況,通過查閱信訪及法院訴訟案件檔案、開展村干部座談、走訪村民、實地勘察實物資產等方式,分析疑難賬務問題產生的主客觀原因,定期對債權債務進行清理。
六、財務核算方面
【主要問題】專項應付款核算不規范,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未計入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未計提折舊。
【解決措施】根據《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規定,項目完工后,形成資產要結轉“固定資產”,不形成資產可以用“公積公益金”結轉,再將對應的“專項應付款”科目進行結轉;凡使用年限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的列為固定資產;村集體經濟組織必須建立固定資產折舊制度,按年或按季、按月提取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可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方法中任選一種,但是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變動。
(作者單位: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農業農村局農村經營體制改革服務管理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