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筆者所在的山東省壽光市上口鎮已經順利完成村“兩委”換屆,農村財務工作也進入了“新一屆”。上口鎮各村設置了會計和保管兩個財務工作崗位,部分村的會計和保管進行了變更,需要進行新舊交接。許多會計和保管都是第一次從事財務工作,如何讓他們快速熟悉、規范做好財務工作,是擺在鄉鎮經管站人員面前的急迫問題。
上口鎮“新一屆”農村財務人員中,有的是村“兩委”成員兼任,有的是聘任,年齡、學歷、性別等各不相同,現從性別方面、年齡結構、學歷層次、人員變更等方面進行分析。
該鎮農村財務人員共130人,性別結構方面:男性82人,女性48人;年齡結構方面:35歲以下(含35歲)有10人,35歲—45歲(含45歲)有23人,45歲—60歲(含60歲)有67人,60歲以上30人(70歲及以上6人),從年齡結構來看,雖然有部分年輕人,但整體上年齡偏大;學歷結構方面:初中學歷74人,高中或中專47人,大專及以上學歷9人;從身份來看:村“兩委”成員擔任村會計和保管有118人,聘任的有12人;從會計保管交接來看:崗位不需交接,仍由原會計、保管擔任的99人,人員變更需進行崗位交接的有31人,大部分沒有從事過會計保管工作,是門外漢。
在與新上任的會計保管交談過程中,筆者了解到,農村財務人員不僅僅從事農村財務,有的身兼村文書,有的身兼民兵連長,有的身兼婦女主任,從事的事既具體又繁瑣。很多人表示是第一次從事財務工作,是個新兵,沒有經驗,不知道怎么著手,擔心做不好。這就需要基層經管人員多與他們交流,多進行業務指導,減少工作失誤,盡快適應當前工作。
對于換屆后崗位不變、不需交接的99人,由于具備財務工作經驗,這部分人用財務制度加強約束,加強管理,按照流程工作就行;對于人員變更需進行崗位交接的31人,由于大部分沒有從事過財務工作,讓他們知道該做什么,怎么做,到為什么這樣做,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這部分人是當前培訓的重點,必須下大力氣。在實際工作中,鄉鎮著手加強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職責,知道該做什么
這是財務工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會計、保管兩個崗位不相容,保管人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登記工作。村會計人員年齡一般要求男55周歲以下,女50周歲以下,同時應當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熟悉并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恪守職業道德。
明確村會計崗位人員主要職責:負責本村集體資金的日常收付和有關印鑒管理,按月到經管站將本月所有財務收支及資產、資源變動情況報賬并接受審計;編制本村財務收支預算,登記本村內部往來明細賬、債權債務明細賬、固定資產明細賬、庫存(產品)物資明細賬及根據實際需要必須設置的有關登記簿、其他備查賬簿;參與民主理財,按規定進行本村財務公開;拒絕接受不真實、不合法、不完整的原始憑證;積極配合經管站做好本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
明確村保管崗位人員主要職責:憑現金收支單逐筆登記現金日記賬;使用村級票據收取的各類收入款項,應2日內(大額收入須當日辦理)全額繳入村集體銀行賬戶,不得坐收坐支。
二、多措并舉,知道該怎么做
因鄉鎮機構改革,經管站職能并入了財政金融服務中心。鑒于農村財務工作的特殊性,仍沿用經管站管理,在工作中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講究實用。
一是創建經管工作交流群。在群內,各財務人員可對遇到的各項問題進行交流,由鎮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進行解答處理,做好溝通交流。
二是用技術、用流程規范監管程序。取消現金支付。村級所有開支實行先審批后支付制度,一律實行“網上審批”“資金直付”。“網上審批”縮短了審批時間,流程更透明;“資金直付”,減少支付環節,確保資金直接支付給收款單位。村級各項支出票據須做好事由說明,由經辦人、村主要負責人、村務監督委員會審核蓋章。經管站審計員根據規定進行審計,經審計不合格的,不予記賬;手續不全的,限期補辦手續;不符合財務制度的,由有關責任人負責退賠。審計結束,加蓋審計章后交記賬員記賬。
三、注重面對面,用實例親身體會
對人員變更需進行崗位交接的31人,注重面對面、手把手,用實例提高農村財務人員實際操作能力。如填制村級收入單,從規范單位名稱、摘要、時間、大小寫一致等,逐項填寫,讓他們從一開始就規范好;再如在編制月報收支表時,要讓他們知道表表之間關系、表內之間邏輯關系等。
鎮級審計員、記賬員各司其職,通過平時工作的嚴要求,讓農村財務人員知道財務的嚴肅性,知道每個數據的來源,從而規范好農村財務,提高工作效率。
四、邀請專家授課,開闊視野
每年定期邀請上級業務部門及專家對村級財務人員進行培訓,注重知識的系統性、理論性、可操作性,能把知識拿過來就能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鎮級經管站作為農村財務人員的鎮級管理部門,對農村財務人員要多關心,要像對待家人般,多與他們交流,出現問題,面對困難,要共同研究、共同解決,以點帶面,注重實際,共同做好農村財務工作,確保好資金、人員雙安全。
(作者單位:山東省壽光市上口鎮財政金融服務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