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轄17個鄉鎮(街道)283個村,共2515個組。2019年,集體收入2126.96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634.7萬元、發包及上交收入1475.16萬元、投資收益17.1萬元。隨著經濟發展,為加強村級“三資”管理,九臺區對涉及農村集體經濟管理中“三重一大”事項,在全區實行事前嚴格履行黨支部委員會提議、村“兩委”聯席會議商議、鄉鎮(街道)黨委審批、黨員會議審議、議案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結果公開7道程序,規范村級重大事務決策運行程序,強化民主監督的“七步工作法”,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了農村腐敗和不正之風。
一、建章立制,嚴守“七步”流程
根據九臺區《關于規范村級“三重一大”事項和“三資”管理,進一步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規定》文件精神,制定了多項村務管理制度。全區統一實行了村賬鄉代管、村財鄉代管、村章鄉代管。村里的賬、財、章都由鄉鎮(街道)來代管,賦予鄉鎮(街道)更大的管理權限,給予鄉鎮(街道)充分的信任,增加工作責任,切實發揮鄉鎮財務資源,提高統一管理職能。鄉鎮(街道)“三資”管理服務中心根據上級關于村級財務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對每筆業務的合理性、合法性進行認定,嚴格把關。2016—2020年,全區對沒有履行“七步工作法”的“三重一大”事項支出財務堅決不審批,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挽回損失1600多萬元。例如,2018年6月,“七步工作法”制度落實情況檢查組在沐石河鎮進行檢查,沐石河鎮某村出售村里林木,想不走“七步工作法”,沐石河鎮“三資”管理服務中心頂住了壓力,堅決不審批,避免了村集體財產遭受損失。
二、規范執行,確保落實落地
(一)明確管理全流程
針對村級“三重一大”事項,一律采取“由村黨支部委員會擬定事項初步意見→村‘兩委’聯席會議審議通過→報鄉鎮黨委、街道黨工委審核→黨員會議審議→議案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結果公開”的流程辦理。為確保項目落地,明確村“兩委”聯席會議商議形成的議案,報鄉鎮黨委、街道黨工委審核時,重點審核是否符合國家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審批要做出同意與否或修改的建議。議案公開中,要以書面形式在村公開欄、各社公示欄或人員容易集中的場所進行,聽取群眾意見,公開時間不少于3天。公開過程要形成書面材料,由3人以上村民代表簽字后存檔備查。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召開時,將公開期間村民反映的問題及意見同議案一并進行討論表決,做好會議記錄,最后形成決議。鄉鎮(街道)應派人參加會議,主要監督會議程序是否符合規定,并將決議帶回,由鄉鎮(街道)“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備案。在各鄉鎮(街道)設立舉報電話,暢通群眾監督渠道,把責任追究貫穿于這項工作的全過程,真正做到了匯集民意“問事”、集體討論“說事”、政府把關“批事”、群策群力“議事”、張榜公示“曬事”、民主決策“定事”、公布結果“明事”,管理實現了制度化。
(二)嚴格規范臺賬管理
6年來,九臺區共建立“七步工作法”臺賬2017本,涉及議事資金23713萬元、資產資源發包3591萬元、公益事業建設18183萬元,全區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呈現出逐年向好的態勢。東湖鎮、土們嶺鎮、卡倫鎮對于重大工程項目采取了事前拍照確認、事后拍照核實的辦法,對工程項目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有效阻止了只議事不辦事情況的發生。土們嶺鎮農經服務中心對于村級重大工程項目預算實行農經中心預算制,即農經中心根據相關標準拿出符合實際的項目預算,既規避了村級制定預算水平有限的情況,也避免了項目預算過高村民會議不通過的現象發生。
三、特殊事項,規范事后管理
對可不按“七步工作法”程序來執行的一些“三重一大”事項,作出了詳細規定,強化事后管理。上述事項主要為:縣級以上黨委、政府決定組織實施的工程建設,以及項目建設中需要征用集體土地、資產、資源的;轄區內發生突發性公共事件、重大傳染疫情、安全生產事故、火災、洪澇災害等不可預見的急、難、險、重事件,需要村集體支付相應費用的;村“兩委”干部工資;司法機關判決中涉及村集體資產、資源及往來賬款;國家政策法規規定的有關事項,或在特定時期、特定情況下不需要按“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程序辦理的其他事項。對上述事項,事后由村黨支部書記及時組織召開村“兩委”聯席會議,通報相關情況,并形成書面材料經鄉鎮政府、辦事處主管負責人審核批準后,報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備案,作為賬目處理、資產、資源處置和變更的依據。審批結果要在村務公開欄和各社人員易集中的場所進行公布,公布時間一般不少于3天。
(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組織推介)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