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淳安縣威坪鎮構建完善村級財務民主評議、“三務”公開和“三務上華數”等監督機制,有效提升了村級財務管理水平。但從實際來看,違反財務管理規定的行為時有發生,說明村級財務管理仍然存在漏洞。筆者結合威坪鎮各村情況,對村級財務管理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做些分析。
一是村級財務管理細則“水土不服”。杭州市、淳安縣均出臺了村級財務管理制度,但制度規定比較籠統,需要鄉鎮進行進一步細化。威坪鎮現行的村級財務管理細則在許多方面參考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而行政事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不一定適應村級財務管理,一些村級財務管理規定給人以“可以這樣處理,也可以那樣處理”的模棱兩可的錯覺。一些涉及具體業務的管理細則沒有和村級實際情況緊密結合,導致村級財務管理人員在處理具體經濟業務時感到無法執行。如規定村級要使用政府采購方式采購固定資產和辦公用品,“政府采購管理”平臺只對鄉鎮財政部門開放,村級沒有進入權限,無法執行這條管理細則,客觀上產生了管理風險點。
二是工程項目監督管理存在盲點。盡管威坪鎮規定村級工程項目接受鄉鎮項目分管領導和項目管理人員的監督管理,大工程項目還必須聘請工程監理來監督,但受制于人員緊張等因素,鄉鎮監管只能覆蓋大型工程項目,大部分項目仍然依靠村干部監督,而村干部對工程項目管理缺乏專業知識,造成村級工程監管存在很多盲點和漏洞。如2016年某村美麗宜居示范村工程招標價203.68萬元,中介審計為217.89萬元,由于該工程未聘請監理單位,而村干部對工程項目的監督力度又不夠,造成工程竣工驗收時被認定增加工程量程序不符合工程項目管理的規定,后續工程款支付被暫停。
三是村干部習慣于“小事打擦邊球”。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村干部仗著自己熟悉工作流程,憑自己的老經驗辦事,在許多小事上往往不按財務制度規定和要求去做,有的變著花樣來鄉鎮報銷,有的不按規定時間報銷,極大地增加村級財務管理的難度。這種“大錯不犯,小錯不改”的習慣性行為埋下了諸多財務違規的隱患。
四是村級財務管理主體不明,職責不清。實行委托鄉傎會計代理制后,部分村干部缺乏工作責任心,認為資金支付由鄉鎮會計代理中心審核,代理中心就是審核第一責任人,因此不管是否符合財務制度支付的事項都拿給鄉鎮代理會計審批,將委托代理記賬與財務審核把關等同起來,把責任都推到鄉鎮代理中心,把財務審核的第一關推給了鄉鎮會計代理中心,增加了鄉鎮會計代理中心的審核難度。
五是村級財務收支業務難辨真假。鄉鎮會計代理中心通常難以掌握村級業務真實情況,代理做賬后,鄉鎮代理會計不可能且也沒有精力仔細去了解村每筆收支的具體情況,難以分辨村級財務收支業務的真假,極容易產生財務管理風險點,給財務管理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如某村工程未按規定程序進行工程項目招標,而是由村干部直接承包施工單位實施。這些違規行為被財務資料巧妙地掩蓋住了,鄉鎮代理會計審核相關會計資料無誤后予以入賬,后經審計才揭露出這些問題。
六是日常審計效果不明顯。在威坪鎮對村級工程項目開展的專項審計中發現,已經立項建設的村級工程項目中存在半真半假項目,也有虛假項目,有的從工程預算時開始做假,有的在做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做假,有的在工程結算審計中做假,有的直接做個假工程項目。在威坪鎮組織的村級財務日常審計中,這些虛假工程項目均“過關”了,這反映了村級財務日常審計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未能充分發揮審計作用。
(作者單位:浙江省淳安縣威坪鎮人民政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