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村“三資”數字化管理全覆蓋
日前召開的浙江省清廉村居建設暨“三資”管理數字化改革推進會宣布,全省已有87個縣(市、區)、1萬多個村社上線浙江省農村集體經濟數字管理系統,基本覆蓋所有涉農縣(市、區)。該系統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聯網,通過二維碼、微信公眾號、“浙里辦”APP等線上公開渠道,實現了農村“三資”管理由“層層轉”變成“直通車”,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外,還促使村級集體資金往來基層監督效果“立竿見影”。
“點點手機就能報銷,款項秒到賬,所有賬目、流程一目了然,財務管理效率大幅提高、監管更加透明。”永康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使用數字化管理系統以來,該市單筆財務審批時長平均縮短1周,報賬員工作量減少80%以上,有效解決了“找人批、拖著批、違規批、仿冒批”等問題,涉及農村“三資”的信訪案件占比由2018年以前的近70%降至零,有力推進了“清廉村居”建設。
上海浦東:推出“居村財務管理”系列講座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審計局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積極創新思維,把審計業務與普法工作深度融合,依托審計青年講師團,立足居村實際需求,適時推出了“居村財務管理”系列講座。講座以案例教學、送教上門的方式,為提出需求的居村委講解近三年居村審計發現的普遍性、典型性、傾向性問題和案例,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建議,為新任居村“頭雁”們及時打好財務管理的“預防針”,系好財經紀律的“安全帶”。
在周家渡街道舉辦的“財務第一課”以《關于居委財務管理及財經紀律執行常見問題的提示》為主題,從重大經濟決策管理、財政財務收支管理、內部控制管理、工程項目管理、財經紀律執行五個方面,講解審計發現的常見問題和案例,并從進一步加強實務規范操作的角度,提出審計建議。周家渡街道32個居民區書記、主任,及街道財務、審計人員參加了講座,紛紛評價“這種案例式講解深入淺出,我們聽得懂、聽得進”,還有的表示“審計建議蠻接地氣,既管用又實用,我們以后用得上”。
黑龍江齊齊哈爾:開展“三資”領域虛假訴訟專項監督
日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檢察機關立足法律監督職能,以打擊“三資”領域虛假訴訟為切入口,圍繞農村集體“三資”開展專項監督工作。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一些地方存在農村“三資”管理缺位、村委會財務管理混亂、土地產權歸屬不明、違規無序發包等問題,為農村“三資”領域虛假訴訟提供了溫床。有的村民與村委會成員惡意串通或單方虛構,通過制造民間借貸、土地承包合同等糾紛,利用法院調解或判決侵占村集體財產或以地抵債。
齊齊哈爾市檢察機關聚焦農村“三資”虛假訴訟亂象,開展專項監督活動,助力鄉村依法治理。開展專項監督以來,齊齊哈爾市檢察院組建了虛假訴訟監督專班,對近5年涉及農村“三資”糾紛訴訟案件進行調卷審查,共排查出疑似虛假訴訟線索144件,已查實37件,涉及9個縣區11個鄉鎮16個村。對查實落靠的虛假訴訟進行監督,為涉案村集體化解債務4100余萬元,向紀委監委、公安移送違紀違法線索24件24人,追究刑事責任7人。
江蘇鹽都:以產權“小市場”撬動農村“大資源”
今年以來,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作為全省首批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試點縣,加快推進全區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其在規范“三資”監督管理方面的積極作用,逐步形成了以“數據共享一網通、管理責任一單清、陽光村務一點明”為特色的農村產權交易“鹽都模式”,實現了以產權“小市場”撬動農村“大資源”。
鹽都區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重點對應進未進平臺、化整為零規避招標、違反既定交易規則等行為進行責任追究,確保責任全落實。結合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清產核資工作,綜合利用“三資”監管平臺,建立資產資源管理臺賬和合同到期預警系統,并運用村居公開欄、“三資”管理信息網、手機APP和電子觸摸屏“四位一體”加強交易公開,主動接受輿論和社會監督,打造“互聯網+產權交易+移動支付”服務平臺,吸引更多招標人參與競標,促進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健康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