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托集體“三資”,成立集體經濟公司,開展市場化運營。這些集體領辦的公司執行的會計制度與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同,給年終核算村集體收益帶來一些麻煩,有些村級會計人員不知該如何正確匯總集體收益和編制會計合并報表。本文就村集體合并報表的編制問題作一解析,以供參考。
一、科目轉換時點的確定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所屬公司擁有實際控制權,屬于“事實控制”,可按照《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辦法》(農經發〔2017〕11號)相關條款進行處理。
根據《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資產負債表轉換時點一般應為本年度最后一天,即12月31日,因此編制匯總合并報表的科目轉換時點也應為12月31日。
二、母子主體會計科目對應銜接及轉換
參照工商企業編制合并報表相關規定,編制合并報表的前提是母子公司間執行統一的會計政策,若執行不同的會計制度,需轉換統一會計核算后方能抵消。在實際中,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集體經濟公司分別作為母子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執行的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村集體經濟公司一般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應先將子主體編制的會計報表進行調整轉換,轉換成與母主體會計口徑一致的會計報表。
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合并核算時,應關注不同制度間科目使用的差異。兩種會計制度會計科目銜接對照圖如下:
三、子主體經濟業務調整
根據《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集體經濟組織所屬企業,包括全資持有、直接或間接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等能夠控制的被投資企業,其資產要進行清產核資,并登記入賬。
對集體經濟組織全資持有的被投資企業,要將其清產核資后生成的資產負債表,與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負債表相關科目進行合并,同時集體經濟組織與被投資企業之間的債權和債務項目要相互抵消,并調減集體經濟組織的長期投資和被投資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差額計入公積公益金。
對集體經濟組織直接或間接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等能夠控制的被投資企業,在清產核資后,將所有者權益按投資比例對應調整集體經濟組織的長期投資,差額計入公積公益金。
(一)投資的抵銷分錄
村集體經濟公司執行的不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首先將對應銜接的會計科目進行轉換,然后將清產核資后的資產負債表折合轉換成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下的資產負債表,再進行合并報表。
1. 全資子公司科目轉換
借:實收資本 (全資企業)
資本公積 (全資企業)
盈余公積(全資企業)
未分配利潤(全資企業)
貸:資本(全資企業)
公積公益金(全資企業)
未分配收益(全資企業)
2. 抵消分錄
借:資本(全資企業)
公積公益金(全資企業)
未分配收益(全資企業)
公積公益金
(集體經濟組織)
貸:長期投資
(集體經濟組織)
公積公益金
(集體經濟組織)
注:上述分錄中借貸方均出現公積公益金,系簡化舉例。在實際中,應根據“全資企業的資本+公積公益金+未分配收益”的總額與集體長期投資賬面數額的大小關系選擇借貸方向,若大于集體長期投資賬面數額,則記貸方,登記金額為差額;若小于集體長期投資賬面數,則記借方,登記金額為差額。
3. 非全資子公司抵消
對集體經濟組織直接或間接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等能夠控制的被投資企業,在清產核資后,將所有者權益按投資比例對應調整集體經濟組織的長期投資,差額計入公積公益金。即:直接或間接擁有50%以上表決權的被投資企業要按照《農村集體清產核資辦法》要求,以12月31日為統計時點,開展清產核資,最終形成清理后的資產負債表。根據清理后形成的資產負債表,將企業核實后的所有者權益額中按投資比計算的所有者權益額與集體經濟組織該投資行業的長期投資賬面數的差額計入公積公益金。
若集體長期投資賬面數小于該企業核實數中按集體的投資比例計算的所有者權益核實數,則賬務處理如下:
借:公積公益金
貸:長期投資
若集體長期投資賬面數大于該企業核實數中按集體的投資比例計算的所有者權益核實數,則作相反賬務處理。
(二)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分錄
1. 應收款項轉換
借:應收款
貸:應收賬款
應收票據
應收賬款
預付賬款
應收股利
應收利息
其他應收款
2. 應付款項轉換
借:應付票據
應付賬款
預收賬款
應付利潤
應交稅費
應付利息
其他應付款
貸:應付款
3. 抵消分錄
借:應付款
貸:應收款
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科目 |
小企業會計準則 |
||
科目編號 |
科目名稱 |
科目編號 |
科目名稱 |
一、資產類 |
一、資產類 |
||
101 |
現金 |
1001 |
庫存現金 |
102 |
銀行存款 |
1002 1012 |
銀行存款 其他貨幣資金 |
112 |
應收款 |
1121 1122 1123 1131 1132 |
應收票據 應收賬款 預付賬款 應收股利 應收利息 |
113 |
內部往來 |
1221 |
其他應收款 |
121 |
庫存物資 |
1401 1402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11 1421 |
材料采購 在途物資 材料成本差異 庫存商品 發出商品 商品進銷差價 委托加工物資 周轉材料 消耗生物資產 |
111 |
短期投資 |
1501 1511 |
長期債權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 |
131 |
牲畜(禽)資產 |
||
132 |
林木資產 |
||
151 |
固定資產 |
1601 |
固定資產 |
152 |
累計折舊 |
1602 |
累計折舊 |
154 |
在建工程 |
1604 |
在建工程 |
153 |
固定資產清理 |
1606 |
固定資產清理 |
1701 |
無形資產 |
||
1702 |
累計攤銷 |
||
1801 |
長期待攤費用 |
||
1901 |
待處理財產損溢 |
||
二、負債類 |
|
二、負債類 |
|
201 |
短期借款 |
2001 |
短期借款 |
202 |
應付款 |
2201 2202 2203 2232 2221 2231 2241 |
應付票據 應付賬款 預收賬款 應付股利 應交稅費 應付利息 其他應付款 |
211 |
應付工資 |
2211 |
應付職工薪酬 |
221 |
長期借款及應付款 |
2501 |
長期借款 |
2701 |
長期應付款 |
||
231 |
一事一議資金 |
2401 |
遞延收益 |
212 |
應付福利費 |
||
三、所有者權益類 |
三、所有者權益類 |
||
301 |
資本 |
3001 |
實收資本 |
311 |
公積公益金 |
3002 3101 |
資本公積 盈余公積 |
321 |
本年收益 |
3103 |
本年利潤 |
322 |
收益分配 |
3104 |
利潤分配 |
四、成本類 |
四、成本類 |
||
401 |
生產(勞務)成本 |
4001 4101 4301 4401 4403 |
生產成本 制造費用 研發支出 工程施工 機械作業 |
五、損益類 |
五、損益類 |
||
501 |
經營收入 |
5001 5051 |
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
531 |
其他收入 |
5301 |
營業外收入 |
561 |
投資收益 |
5111 |
投資收益 |
502 |
經營支出 |
5401 |
主營業務成本 |
541 |
管理費用 |
5602 |
管理費用 |
551 |
其他支出 |
5601 5603 5711 5801 |
銷售費用 財務費用 營業外支出 所得稅費用 |
511 |
發包及上交收入 |
||
521 |
農業稅附加返還收入 |
||
522 |
補助收入 |
備注:部分科目核算內容性質相同或相近,村集體可以逐一對應進行科目轉換,參照編制統一口徑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報表,然后統計匯總合并報表。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縣雙溝鎮農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