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農村集體“三資”規范化要求的不斷提升,對出納人員素質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截至2021年,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327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均配有一名出納。出納人員一直存在年齡偏大、學歷偏低等情況,實際工作中也存在著履職不到位、業務水平低、穩定性不強等問題,影響著農村集體“三資”監管質效。
一、存在問題
1. 部分出納人員履職不到位,導致出現監管漏洞。部分出納人員不熟悉電腦與手機終端操作,在操作浙江省農村集體經濟數字管理系統時,未嚴格落實財務收支管理、合同管理、資產管理等相關要求,導致未能及時準確進行款項收付,出現大額支付未附合同、會議記錄等漏洞。例如在浙江省農村集體經濟數字管理系統上線后,有出納因不會操作電腦系統,在支付款項時將“400元”錯輸成“4000元”。又如某村出納在支付時不會使用高拍儀,連最基本的報銷單、銀行回單都沒有上傳。這些不正確、不規范的操作直接將“三資”監管變得形同虛設。
2. 出納業務水平不高,導致工程等大額支出管理乏力。目前,多數出納人員雖然會操作計算機,但并非財會類專業出身,且沒有經過系統性、專業化的知識培訓,有的在審核原始憑證時將附件手續不全、資料不完整的單據予以支付,尤其是在面對工程項目等大額支出時,未嚴格對照合同約定金額及付款方式,僅憑一張簽過字的發票草草支付,使工程項目監管流于形式。例如某村出納在支付工程款時,對工程合同支付方式上把關不嚴謹,施工方開具的發票金額為25萬元,合同約定應按每月的工程量支付75%的工程款,但在實際操作中,出納未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的付款方式按工程量計量支付,而是經村“兩委”班子會議審議后,一次性支付了所有工程款。
二、對策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為進一步提高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水平,確保集體資產安全規范,2021年5月,黃巖區農業農村局聯合區委組織部等5部門出臺了《關于黃巖區專職村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督促各鄉鎮街道選任一批政治素質好、責任心強,懂財會知識、熟悉電腦與手機終端操作,能夠保證正常履職時間的村出納,提高出納隊伍整體素質。
1. 出臺相關制度,明確農村出納人員工作職責。明確出納的工作職責是做好出納工作的前提。意見提出,出納的工作內容為:一是收支管理方面。出納負責集體資產的統計、登記和財務報賬等事務,負責本村財務信息系統監管,負責統一收據的領用、開具、保管和核銷工作,做好各種經濟合同的管理。二是備案管理方面。出納做好資料備案,相關合同資料交鄉鎮街道“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備案,與村集體收入有關的發包(招投標、招租、處置)方案、合同(協議)等資料應當于第一筆收入報賬時一并報鄉鎮街道“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備案。三是票據管理方面。及時開具《臺州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收據》或財政稅務部門監制的票據,嚴禁無據收款或者白條收款。四是現金管理方面。出納需辦理日常現金收付和銀行結算業務,做好浙江省農村集體經濟數字管理系統的“基礎數據”與“業務管理”工作,對村級開支進行網上審批操作,做好日記賬登記工作。五是財務管理方面。嚴禁白條抵庫,不準坐支現金,不準挪用公款,不準公款私存,不準私立“小金庫”。記好應收、應付、內部往來備查賬,做到及時清收,不得以收抵支。按時整理好有關收付款票據,填好出納報告單,每月(季)一次向鄉鎮街道“三資”代理服務中心結報賬。做好本村財務公開,及時張貼財務公開表,自覺接受鄉鎮街道代理會計、村監事會和上級管理部門的檢查監督。
2. 強化人員培訓,提高農村出納人員業務素養。為使出納盡快適應新崗位,確保業務精良、服務優質,黃巖區農業農村局聯合臺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多層次開展專題培訓、業務培訓和送財務知識下鄉等活動,不斷提升農村財會隊伍人員專業能力。今年7月,分兩批組織各鄉鎮街道代理會計、出納等村級財務人員共計291人,參加區里組織的村級財務人員農村實用人才暨農村集體經濟數字管理系統實操培訓班。
3. 做好農村出納人員的離職交接工作。出納人員調整是農村“三資”監管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離職時,必須辦好交接手續,編制交接清單。清單列明應當移交的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印章、現金、有價證券、支票簿、統一收據、文件、其他會計資料和物品等內容,以及有關會計軟件及密碼、會計軟件數據磁盤等。同時,已經受理尚未填制憑證的,應當填制完畢。尚未登記的賬目,應當登記完畢。對未了事項寫出書面材料。現金、有價證券要根據會計賬簿有關記錄進行點交。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完整無缺。銀行存款賬戶余額要與銀行對賬單核對。經手的票據、印章和其他實物等,必須交接清楚。從事會計電算化工作的,要對有關電子數據在實際操作狀態下進行交接。交接清單需經移交人、接交人、監交人簽字后存檔。
4. 加強鄉鎮街道對農村出納人員的管理。各鄉鎮街道在招聘專職村務工作者時,要充分考量應聘人員在出納角色上的業務能力,選拔出符合任職條件的人員。對不符合任職條件的出納,要做細思想工作,按照規定和程序做好人員調整。鄉鎮要建立村級財務檢查制度,對出納和貨幣資金管理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同時,針對當前村級貨幣資金管理的熱點、難點問題,抓好問題整改,完善農村集體貨幣資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