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將集體家底裝進制度籠子
時間:2022-04-07 01:09:42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 馮春霞 字號:【

  

  近年來,甘肅省靈臺縣積極健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按照“六五四”制度管理法,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裝進了制度的籠子,取得了良好效果。

  規范資金管理六項制度

  財務收入管理制度。集體經濟組織的經營、發包、租賃、投資、資產處置等集體收入,上級轉移支付資金以及補助補償資金、社會捐贈資金、扶貧資金、“一事一議”資金、集體建設用地收益等,應當及時入賬核算,做到應收盡收。嚴禁公款私存、私設小金庫。要加強票據管理,杜絕“白條”抵庫,杜絕使用非法票據。要定期與開戶銀行核對賬目,定期盤點庫存現金,做到日清月結,賬款相符,賬實相符。嚴禁用村民委員會公章出具條據收取任何款項。

  財務收支審批制度。健全財務收支審批程序,日常開支按規定程序審批,重大事項開支應當履行民主程序,經手人必須取得合法的原始憑證,注明用途并簽字(蓋章),500元以上的開支由班子討論后交民主理財小組集體審核。審核同意后,由村委會主任審批簽字,未經審批的單據不能付款、要按照財務公開程序進行公開,接受全體成員監督。

  財務預決算制度。年初應當編制全年資金預算方案,按民主程序形成決議并張榜公布;預算調整時,要嚴格履行相關程序。年終應當及時進行決算,并將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結果向全體成員公布。

  資金管理崗位責任制度。明確各財務管理崗位的職責、權限,實行賬、款分管,支票、財務印鑒分別保管。實行會計委托代理的村,要按照會計核算主體分設賬戶(簿)。

  財務公開制度。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財務活動情況及有關賬目,定期逐筆逐項向全體成員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年初公布財務收支計劃,每月或每季度公布各項收入、支出情況,年末公布各項財產、債權債務、收益分配等情況。

  建立資金登記簿制度。村級要實行現金出納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對現金和銀行存款收付實行逐筆登記,做到日清月結。

  健全資產管理五項制度

  資產清查制度。定期進行資產清查,重點清查核實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各種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做到賬實、賬款相符。

  資產臺賬制度。包括三個臺賬,即:債權債務登記臺賬、產品物資材料登記臺賬、固定資產登記臺賬。債權債務臺賬的主要內容包括:債權(務)單位名稱及單位詳細地址、經濟事項內容及形成時間、約定還款期限等。集體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工具、器具和農業基本建設設施等資產,要按資產的類別建立資產臺賬,及時記錄資產增減變動情況。產品物資材料登記臺賬和固定資產臺賬的內容主要包括:資產的名稱、類別、數量、單位、購建時間、預計使用年限、原始價值、折舊額、凈值、存放地點、責任或保管人、使用交還情況等。實行承包、租賃經營的,還應當登記承包、租賃單位(人員)名稱,承包費或租賃金以及承包、租賃期限等。已出讓或報廢的,應當及時核銷。

  資產評估制度。集體經濟組織以招標投標方式承包、租賃、出讓集體資產,以參股、聯營、合作方式經營集體資產,集體經濟組織實行產權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設等,應當進行資產評估。由農村經營管理部門或具有資質的單位實施,同時要履行“四議兩公開”程序。

  資產承包、租賃、出讓制度。集體資產實行承包、租賃、出讓,應當制定相關方案,明確資產的名稱、數量、用途,承包、租賃、出讓的條件及其價格,是否招標投標等事項,履行“四議兩公開”民主程序。集體資產承包、租賃、出讓經營時,應當簽訂經濟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經濟合同及有關資料應當及時歸檔并報鎮鄉鎮經管站備案。

  資產經營制度。集體資產實行承包、租賃、出讓經營的,要加強合同履行的監督檢查,公開合同履行情況。收取的承包費和租賃金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納入賬內核算。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的資產,要明確經營管理責任人的責任和經營目標,確定決策機制、管理機制和收益分配機制,并向全體成員公開。

  建立資源管理四項制度

  資源登記簿制度。資源登記簿的主要內容包括:資源的名稱、類別、坐落、面積等。實行承包、租賃經營的集體資源,還應當登記資源承包、租賃單位(個人)的名稱、地址,承包、租賃資源的用途,承包費或租賃金,期限和起止日期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事項等要重點記錄。

  公開協商和招標投標制度。集體所有且未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以及果園、養殖水面等集體資源的承包、租賃,應當采取公開協商或者招標投標的方式進行。以公開協商方式承包、租賃集體資源的,承包費、租賃金由雙方議定。以招標投標方式承包、租賃集體資源的,承包費、租賃金應當通過公開競標、競價確定。招標應當確定方案,載明招標人的名稱和地址,明確項目的名稱、數量、用途、期限、標底等內容。在招標中,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中標權。公開協商和招標投標要履行“四議兩公開”民主程序。公開協商會議合同、招標投標方案、招標公告、招標合同和相關資料應當報鄉鎮農經服務中心備案。

  資源承包、租賃、出讓、拍賣合同管理制度。集體資源的承包、租賃、出讓、拍賣應當簽訂書面協議,統一編號,實行合同管理。合同應當使用統一文本,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上交的收入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納入賬內核算并定期公開。經濟合同及有關資料應及時歸檔并報鄉鎮農經服務中心備案。

  集體建設用地收益專項管理制度。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是集體資產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收益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主要用于發展生產,增加集體積累、集體福利和興辦公益事業等方面,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不得用于發放干部報酬、支付招待費用等非生產性開支。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收益要納入賬內核算,嚴格實行專戶存儲、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專項審計監督。

  (作者單位:甘肅省靈臺縣農業經營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