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筆者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第三方中介機構,受當地農業農村局委托,對該市部分村集體開展了財務審計,發現財政專項資金、一事一議資金的使用管理,盤盈固定資產的賬務處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共性問題。筆者在此對發現的錯誤進行解析,并說明正確的賬務處理辦法。
一、專項資金和一事一議資金使用的賬務處理
在對某村進行2020年度財務審計時,發現該村在建工程科目年末賬面貸方余額4614元,遂對其進行深入調查。
經審計,該村飲用水的水質不達標,村民對此事頗有微詞。鎮政府為改善水質,特下撥85000元的專項資金,用于購建凈化水設備。村民聽說要購置凈化水設備,也踴躍捐款,累計捐款25600元。上述金額共計110600元。
村兩委經多方面比價和磋商,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并報請鎮政府審批,最終確定了凈化水設備供應商,價格為86000元。設備安放于村委閑置房中,只需簡單改造即可使用,改造費用列入日常零星支出。因凈化水設備需要重新鋪設管道,村民自帶工具踴躍出工,工時費累計6350元,村民表示為村里免費出工,不計報酬。另外購置管件及配件8136元、安裝費5500元。上述款項共計105986元。
該村將發生的支出105986元計入在建工程借方,將收到的款項110600元誤計入在建工程貸方,因賬務處理錯誤,導致在建工程出現貸方余額4614元,無法結轉固定資產,賬實嚴重不符。
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試行)》規定,村集體購建固定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勞務投入,凡屬于一事一議籌勞且不需支付勞務報酬的,按當地勞務價格標準作價,借記在建工程,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一事一議資金購入需要安裝或建造固定資產的,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固定資產完工后,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同時借記一事一議資金科目,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正確的賬務處理應為:
1. 收到鎮政府專項資金時
借:銀行存款85 000
貸:應付款項
—凈化水專項資金85 000
2. 收到村民捐款時
借:銀行存款25 600
貸:一事一議資金
—凈化水專項資金25 600
3. 購買凈化水設備時
借:在建工程—凈化水工程
86 000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款項)
86 000
4. 購置管件及配件時
借:在建工程—凈化水工程
8 136
貸:銀行存款(應付款項)
8 136
5. 發生安裝費時
借:在建工程—凈化水工程
5 500
貸:銀行存款(應付款項)
5 500
6. 記錄村民出工時暫記內部往來,待工程結束后再結轉
借:在建工程—凈化水工程
6 350
貸:內部往來—各村民6 350
7. 工程結束并驗收合格后,將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凈化水工程
105 986
貸:在建工程—凈化水工程
105 986
8. 將鎮政府下撥的專項資金轉入公積公益金
借:應付款項
—凈化水專項資金85 000
貸:公積公益金—凈化水工程
85 000
9. 將村民捐款轉入公積公益金
借:一事一議資金
—凈化水專項資金25 600
貸:公積公益金—凈化水工程
25 600
10. 將村民免費出工轉入公積公益金
借:內部往來—各村民6 350
貸:公積公益金—凈化水工程
6 350
結轉后“固定資產—凈化水工程”“公積公益金—凈化水工程”科目的賬面余額均為105986元,賬實相符。
二、盤盈固定資產的賬務處理
筆者發現,許多村會計不知道如何對盤盈固定資產進行賬務處理,也不知道會計分錄怎么做、入賬價值如何確定。
首先要看盤盈的原因。固定資產不會憑空出現,所謂盤盈必定是以前年度的記賬錯誤導致的,因此,盤盈固定資產其實是對以前年度會計差錯進行更正。對發現的賬外資產,視不同情況,分別進行賬務處理。
盤盈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以前年度購置的固定資產未資本化,直接記入當期費用;專項資金購置的固定資產直接沖減往來,未通過固定資產科目核算;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未入賬。
在以上三種情況中,第二種較為常見,而且盤盈金額較大。筆者注意到,各村的賬務處理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錯誤,較為典型的是收到專項資金時記應付款項,購置固定資產時沖減應付賬款,沖減后應付款項余額為0甚至為負數,不管是從賬上還是從財務報表上都看不出該項固定資產。以后更換了會計或領導班子,新上任的干部根本不知道還有這一項固定資產,極有可能造成集體資產的流失。
其次,盤盈固定資產入賬價值必須遵循歷史成本原則,也叫原始成本原則。歷史成本確認依據就是購建固定資產的原始發票,接受捐贈的可以查找當時的移交清單。如果實在找不到原始憑據,可以參考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入賬(即以公允價值入賬)。
然后,筆者還注意到,許多村會計都忽視了盤盈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問題。因為盤盈的固定資產已經使用了好幾年,已經有損耗了,不可能按全新的價格入賬,必須補提折舊。舉例如下:
某村清產核資時盤盈一臺電腦,經查資料,電腦是2018年扶貧單位捐贈的,當時未入賬。移交清單上的價值是2000元,該村賬務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電腦2 000
貸:其他收入—盤盈資產
2 000
上述賬務處理中,資產入賬價值有據可查,會計科目使用正確,但唯獨沒有考慮折舊的問題。將一臺已經使用3年的電腦按全新電腦的價格入賬,顯然是不合理的。
從2018年到現在,該電腦已經使用了3年。按照鎮經管站的規定,假設電子設備的使用年限為5年,殘值率為0,那么這臺電腦的累計折舊為2000÷5×3=1200元,凈值為800元,正確的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電腦2 000
貸:累計折舊1 200
其他收入—盤盈資產800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朗普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