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收支情況如何?村集體大額資金流向什么地方?在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徐家樓街道不少村(居)民手機上都安裝上了“財務公開APP”,群眾只要輕觸手指,村(社區)當月財務收支明細情況便會一目了然。“通過線上公開,讓老百姓實時了解自己的資金‘家底’,發現異常可直接向紀檢監察機關反映。”該街道“三資”中心負責人鄭斌介紹,“此外,我們還建設有‘三資’網絡管理智慧平臺,便于紀檢監察機關通過數據比對摸排問題線索,有效實現對村級預算、資產資源、合同履行等情況的動態監督。”
“作為全省重點村(社區)集體‘三資’提級監督試點單位,搭建信息化平臺是構建‘一體六化’監督模式的重要一環。此外,我們還著眼于監督的清單化、聯動化、閉環化、法治化、常態化,打造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監管責任共同體,為實現集體‘三資’規范健康利用提供堅強紀法保障。”該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除了強化信息賦能,清單化監督即由紀檢監察機關協調組織、農業農村、民政、住建等部門單位,編制村級小微權力正、負面清單及流程規范指南,標明村級干部用權43條紅線,助推監督目標靶向鎖定。聯動化監督即建立區紀委監委主要領導親自抓,班子成員具體抓,各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街道(鎮)紀(工)委、村級紀檢委員全面參與的聯動機制,讓監督一貫到底、左右協同,特別是發揮190名村級紀檢委員作用,廣泛收集群眾對“三資”管理的意見建議,織密區鎮村三級監督網絡。閉環化監督即事前編印《泰山區“三資”領域違紀違規案例教育讀本》,納入“清風黨課”基層宣講,筑牢干部思想防線;事中對發現的貪污侵占、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優親厚友等突出問題聯審協審,推動線索快進快出、問題立行立改;事后將監督結果納入政治生態分析研判系統,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問題部門單位開展專項整治,壓緊壓實監督鏈條。法治化監督即用好“室組地”協作機制,聯合區政法委、司法局,組建專項監督工作組,以點帶面推動村(社區)“司法體檢”,對問題涉及的干部精準有效運用“四種形態”區別對待、恰當處理,增強監督的規范化、法治化水平。常態化監督即建立專項督查機制、考核評估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推動監督常態長效。自提級監督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區紀委監委共收集“三資”廉情信息94條,發現村級干部違反財經制度、決策程序不規范等問題32項,受理有關信訪舉報11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起4人。
近日,該區紀委監委再次召開重點村(社區)集體“三資”提級監督推進會,對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落實。“‘三資’提級監督是一項系統工程、民生工程,我們將在壓實責任上下更大功夫,持續完善‘三資’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問題治理機制,真正讓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集體的‘錢袋子’越守越牢。”泰山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王廣浩表示。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