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四川省西充縣雙鳳鎮跳蹬河村興旺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黨支部帶動合作化經營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2-07-12 01:07:29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 字號:【

  四川省西充縣雙鳳鎮跳蹬河村興旺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村黨支部引領、黨員帶頭,吸引近500名成員入社,建起600多畝特色產業基地,通過種養結合、農旅融合發展,提升經營效益。合作社確定了土地、現金、集體資產多種出資方式,拓寬村民參與途徑,盤活集體資產,通過合理分配收益,定期公開財務,加深了與成員的聯結和互信關系。

  西充縣雙鳳跳蹬河村曾是農業無產業、增收無來源、發展無帶動的“三無村”。2014年,村黨支部引領成立近500人參與的農民合作社,通過“黨支部+農民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建起了600多畝的特色產業基地,修通了5.5公里的村社道路,帶領全體村民踩上了致富奔小康的“跳蹬石”。

  一、村黨支部牽頭引領

  支部帶路。合作社成立之初,面臨怎么發展的困惑,村黨支部開展“進村入戶、問情聯心”活動,動員全村一起想法子、出點子,并多次邀請相關部門、農業專家現場指導,最終結合村里實際,制定了合作社五年發展規劃。

  支委帶動。村支委干部通過講廣播、開壩壩會、深入農戶家中聊天等形式,向群眾宣傳合作社發展理念、整村規劃。市場前景、通過不懈努力,終于做通了群眾的思想工作,村民紛紛加入合作社,全村農戶入社率達98.3%。

  黨員帶頭。為了堅定群眾信心,村黨支部“四職”干部和部分黨員帶頭籌集20萬元作為合作社發展啟動資金,新修了2公里產業路,新改建6口蓄水池和1座提灌站,復耕撂荒地近200畝,為合作社發展夯實了基礎。通過這種方式,群眾看到了村支委一班人抓發展的決心,更加堅定了參社興社的信心。

  二、農民合作社搭臺唱戲

  出資方式多樣化。合作社成立后,確定了土地、勞務、現金、集體資產四種出資方式,拓寬了村民參與的途徑。一是土地租金出資,農戶以400元/畝的土地價格作價出資,前三年土地租金可出資合作社,撂荒地入股前三年不計租金。二是勞務報酬出資,入社成員前三年勞務按60元/天,可出資合作社。三是現金出資,在外務工人員可用現金出資合作社,從2014年至今,村民共現金出資304萬元,基本解決了產業發展前期投入問題。四是集體資產出資,村級資產和上級部門幫扶補助出資合作社,在盤活集體資產的同時,壯大集體經濟組織自身實力。

  內部管理規范化。合作社成立后,著力改變傳統的生產經營和組織管理模式。一是健全組織機構。設立了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做到機構完整,職責明確。二是完善規章制度。制定了成員管理、民主議事、生產銷售管理、風險控制、社務公開、財務管理、檔案管理等制度,并嚴格執行。三是堅持民主管理。通過一人一票和附加表決權相結合,實現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堅持社務公開,設立公示欄,充分保障成員對章程制定、股權設置、利益分配等各項事務的參與權、決策權、知情權和監督權。

  項目建設自主化。合作社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自己買材料、自己建設,處處精打細算、節約成本。花費200萬元建成一座2000余平方米的“跳蹬河休閑山莊”,600畝旱地果園調形、起壟、去雜花費不到50萬元,新建6口蓄水池28萬元,8公里產業道路硬化121萬元,把資金的效益發揮到了極致。

  發展途徑多樣化。合作社堅持產業種養、長短見效、農旅業態相結合。經過7年的辛勞付出和堅持,因地制宜發展錯季油桃300畝、大雅柑320畝,套種豆科作物、二荊條辣椒等蔬菜200畝,發展林下養殖300畝,年銷售額達120萬元。同時,以農業產業為基礎,聯動發展以“看桃花開、品大雅柑、游大明寨、吃農家樂”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業,新建集餐飲、住宿、會議、休閑等功能于一體,具備一次性接待500人能力的農家樂“跳蹬河休閑山莊”,帶動全村22戶45人實現就業,2020年,山莊贏利達340萬元。

  三、農戶緊密聯結

  收益分配合理。合作社章程規定,將可分配盈余的60%按交易量比例返還,15%用于合作社自身積累,10%用于建立風險基金,10%用于成員福利基金,5%用于全村公益基金。這種分配機制,體現了可持續發展和統籌發展的思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財務公開透明。合作社堅持民主理財原則,通過群眾民主推薦的形式,選出會計和出納,會計每半年向成員張榜公布一次合作社收支賬務,接受成員的監督,防止暗箱操作,增強了群眾對合作社的信心。

  (本文系第三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