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工作研究

“村財鎮管”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2022-07-12 01:54:03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 姚玉德

  

  城固縣地處陜西漢中盆地,北依秦嶺、南屏巴山。縣域面積2265平方公里,轄15個鎮2個街道辦,232個村26個農村社區和14個城鎮社區,總人口54.3萬。作為西部地區的農業大縣,城固縣農村經濟相對落后,曾經存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混亂,各類經濟信訪層出不窮,集體經濟長期停滯不前的問題。為徹底扭轉局面,2003年起,城固縣各鄉鎮統一掛牌成立農村財務服務中心,推行“村財鎮管”制度,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但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現實問題,亟待破解。

  一、存在的問題

  城固縣“村財鎮管”模式運行近二十年,在強化農村集體資產監管,防范農村經濟腐敗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與體制機制和農村經濟發展不適應的問題逐漸出現。

  (一)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體制不順。2013年鄉鎮機構改革,原農經站履行的農村集體資產監管等職能統一移交財政所。2015年鄉鎮農經站納入農綜站管理。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及集體經濟統計等工作,縣及縣以上由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安排部署,農經部門具體落實,到鎮級由農綜站負責,由于鎮級沒有專職農經干部,工作人員有的是原農經干部,有的是原農技、林業、水利或獸醫干部,在開展具體工作時,還需到財政部門獲取財務報表、查詢財務賬目,致工作推進緩慢、工作質量不高。

  (二)農村集體財務審計面臨兩難局面。2007年修訂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計規定》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負責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審計工作,鄉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負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審計工作。2012年,城固縣出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計規定》,明確縣鎮兩級農經站負責農村集體財務審計工作。2019年,按照市縣有關鎮級行政體制改革文件精神,城固縣農村集體財務審計工作由縣審計局、財政局負責指導,鎮級撤銷原有財政所,成立財政審計所負責并組織實施。2020年,按照全省財政體制改革要求,城固縣撤銷鎮級財政審計所,成立城固縣財政局××財政所,作為縣財政局派出機構,負責轄區鎮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農村集體財務審計工作移交鎮級,但縣鎮兩級由于沒有農村集體財務審計專門機構,沒有專職工作人員,沒有工作經費,難以有效承接工作。

  (三)部分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權屬不清。近年來,有關部門通過開展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確權,使得農村集體“三資”家底基本清楚明了,但在2018年開展的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及一年一度的農村集體資產清查過程中,仍發現部分村存在債權債務、固定資產總賬明細賬不相符和有總賬無明細賬、長(短)期投資無投資對象等問題。

  (四)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人才嚴重匱乏。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重點在鎮村,鎮級由農經部門負責,村級由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其工作質量的優劣取決于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目前,鎮級雖在農綜站加掛了農經站牌子,但沒有專職農經工作人員,原農經干部絕大部分不再從事農經工作,替補人員良莠不齊,指導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力不從心,更談不上得心應手。村級報賬員作為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人員,通過現金日記賬管理村級日常開支,但具體的會計分類、資產管理,都由鎮級農財中心代辦,使得村級懂財務、會管理、能經營的財務人員不斷流失,導致一年一度的農村集體資產清查工作,縣級農經部門雖多次巡回鎮村培訓指導,但工作仍停滯不前。

  二、對策與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想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必須要不斷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體制機制。一是從國家層面盡快出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特別法人地位和市場經濟主體地位,使其依法依規管理運營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二是從地方層面各級政府要抓緊制定出臺規范性文件,理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機構,明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計是由農村經營管理部門或是財政部門負責,避免職能交叉,并設置專門機構,保障人員、經費,確保工作正常高效運轉。三是各級職能部門要制定或修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辦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辦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計規定》等政策制度,建立健全村(社)務公開、民主管理與監督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進一步提高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水平。市場經濟瞬息萬變,發展機會稍縱即逝。農財中心條條框框繁多,支取現金、辦理業務,層層審批、費時費力。為充分調動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管理運營農村集體“三資”的主動性,建議恢復村級會計出納,通過組織鎮村清產核資工作人員再次對村級集體資產進行全面清理清查、張榜公示、賬目調整,核實無誤后,移交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管理。這樣,既可以有效解決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權屬不清的問題,又有利于一年一度的農村集體資產清查數據填報。縣鎮兩級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職能部門要按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強化線上線下培訓,指導村級熟練運用農業農村部開發的全國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系統,管理農村集體財務;要加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計工作力度,杜絕農村集體經濟腐敗發生,確保村級集體經濟健康發展、持續壯大;要依托縣鎮村三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把農村集體所有的資金資產資源全部納入平臺管理,實現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陽光透明、健康運行。

  (三)進一步健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激勵機制。管理只是手段,發展才是目的。為鼓舞士氣,奮力建設美麗家園,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議各級組織在加大村級組織黨性教育、廉政教育、財經法規教育和違規懲戒查處力度的同時,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納入村干部年度目標考核范疇,從體制機制上關心關懷村干部,進一步建立健全從優秀村干部中招錄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制度和村干部工資待遇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相掛鉤機制,給村干部舞臺,使其盡情發揮聰明才智,讓村集體沉睡的資金資產資源活起來。

  (四)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隊伍建設。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隊伍,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基石和中堅力量。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頂層設計,著力從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經費保障等方面,支持和滿足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縣級業務主管部門要加大對鎮村兩級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隊伍的培訓指導力度,通過集中辦班、網絡培訓和現場輔導等形式,不斷強化提高其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特別是要對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加強農村集體財務會計、經濟審計等業務培訓,實行持證上崗、競聘上崗,全面提升農村財會人員的業務技能水平,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管理水平高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干部隊伍。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事關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涉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雖前景光明,但任重道遠,還需各級干部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持續強化管理規范運營。

  (作者單位:陜西省城固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