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中牟縣農村集體“三資”規模呈現井噴狀態,為解決“三資”管理混亂等村級監督難題,該縣紀委監委實施“三資”提級監督,發揮“上對下監督”的組織優勢和“面對面監督”的距離優勢,一線發現問題,提級解決問題,合力糾治問題,有效促進基層治理能力提升。
每月15日前后,該縣紀委監委紀檢監察干部徐慶亮都要到分包的青年路街道民主街村走訪群眾,對“三資”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進行再監督。
提級監督之初,該縣紀委監委按照“一村一專班”原則,整合“室組”監督力量,抽調財政、審計、農業等職能部門業務骨干,成立工作專班,對5個重點村的“三資”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在該縣官渡鎮孫莊村,村委會、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業股份公司三類經濟主體一度共用一本賬,股份經濟合作社和農業股份公司之間產權不明,存在較大廉政風險。縣紀委監委工作專班發現這一問題后,聯合縣農業、審計等相關職能部門,為孫莊村梳理出了村委會、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業股份公司“三本賬”。自此賬目分離,股份經濟合作社和農業股份公司統一納入鎮“三資”管理中心管理,有效解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監管缺位的問題。
截至目前,工作專班共精準發現并糾治集體土地隨意處置、收入不記賬等問題23條,提級查辦問題線索6件,給予4名村組干部開除黨籍處分,挽回經濟損失7000余萬元。
為落實落細提級監督,該縣紀委監委開展監督向基層延伸“一村一人一戶一卡”活動,向全縣294個村(社區)各派出1名紀檢監察干部擔任廉情觀察員,推動監督沉下去、問題浮上來。活動開展以來,已走訪群眾3070人次,對村干部開展問卷調查1175人次,發送43份《問題交辦單》。
“三資”管理問題易發多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基層干部權責不清、運轉程序不嚴以及操作程序不規范,制度建設滯后、制度執行不嚴更是問題的關鍵,該縣注重源頭管理,實施縣紀委監委提級監督和職能部門提級監督“雙提級”,在紀委開展“三資”提級監督同時,督促行業部門同步開展提級指導管理,圍繞權力運行、資金管理、資產資源處置等關鍵環節出臺八項管理制度,推動“三資”底數更加清晰、處置更加規范、公開更加透明。
監督下沉,才能提級見效。縣紀委監委注重發動、組織、貫通群眾監督力量,在每個村設置一名紀檢委員,配套制定《村級紀檢委員廉情直報操作細則》等5項工作規范,列出村級黨組織領導和支持村級紀檢委員履職工作清單17條。
“當選村級紀檢委員后,縣紀委監委給我們發了工作手冊,還進行專門培訓,今后工作更有方向更有目標了。”該縣大孟鎮閆堂村紀檢委員徐偉在培訓結束后說。
針對16類村“兩委”干部違紀違法問題,縣紀委監委指導村級紀檢委員根據問題性質、緊急程度、影響大小,按照“三天一督辦,五天一總結,一周一通報”的“351”工作機制向鄉鎮(街道)紀委(紀工委)報告,確保人員力量派到底,矛盾化解跟到底,執紀問責追到底。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專家
提級監督讓監督一貫到底,這有助于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閉環監督鏈條。擰好集體經濟“水龍頭”,保障群眾利益不受侵害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工作內容。有關部門要做深做細提級監督工作,推動監督“觸角”直抵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形成集體“三資”基層監督合力,保障群眾利益。
觀點
網友
提級監督為集體“三資”戴上“緊箍圈”了!
網友
集體“三資”提級監督,守好農民“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