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金是農民合作社成員實際投入合作社的各種資產的價值,是合作社成員分享收益和承擔義務的依據。在農民合作社成立、運行過程中,因股金可能發生變化,要及時進行會計處理。在此,筆者進行舉例說明,以供參考。
一、農民合作社成立
【例1】張三、李四、王五、趙六、劉七等五位發起人召開農民合作社創立大會,決定成立新星農民合作社,每人一股,每股1萬元,注冊資金5萬元,經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請登記并取得營業執照后,會計分錄如下:
借:成員往來
—張三10 000
—李四10 000
—王五10 000
—趙六10 000
—劉七10 000
貸:股金
—張三10 000
—李四10 000
—王五10 000
—趙六10 000
—劉七10 000
張三、李四、王五、趙六、劉七各自分別認繳自己的股金1萬元,并以現金形式交付合作社,會計分錄如下:
借:現金50 000
貸:成員往來
—張三10 000
—李四10 000
—王五10 000
—趙六10 000
—劉七10 000
二、農民合作社運行過程中有人入社
【例2】新星農民合作社成立兩年,已產生盈利,并提取盈余公積金,每股折算價已升至1.2萬元。現趙八申請加入,經新星合作社股東大會討論,同意其加入,以1.2萬元購得一股。合作社在市場監管部門辦理變更登記后,趙八將1.2萬元現金交付合作社,會計分錄如下:
借:現金12 000
貸:股金—趙八10 000
資本公積2 000
【例3】新星農民合作社成立已兩年,現發生虧損,每股折算價已降至0.8萬元。現趙九申請加入,經合作社股東大會討論,同意其加入,以0.8萬元購得一股。合作社在市場監管部門辦理變更登記后,趙九將0.8萬元現金交付合作社,會計分錄如下:
借:現金 8 000
資本公積2 000
貸:股金—趙九10 000
三、農民合作社運行過程中有人退社
【例4】新星農民合作社運行過程中,李四因故申請退出合作社,經合作社股東大會批準并報市場監管部門辦理變更登記后,合作社決定退還其股金,并退還在其成員賬戶名下的盈余公積金份額0.2萬元,用現金支付,會計分錄如下:
借:股金—李四10 000
盈余公積—李四2 000
貸:現金12 000
【例5】假設李四因故申請退出合作社時,合作社處于虧損狀態且每股折算價已降至0.8萬元,經合作社股東大會研究批準,同意李四退社,并按照章程約定李四須承擔合作社的虧損0.2萬元。在市場監管部門辦理變更登記后,合作社將0.8萬元現金退還李四,會計分錄如下:
借:股金—李四10 000
貸:現金8 000
未分配收益—李四2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