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進步、網絡技術普及,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手段不斷創新,數字化改革已成必然趨勢。近年來,江蘇省無錫市把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舉措來抓,堅持改革、發展、管理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以改革創新精神和刀刃向內勇氣,不斷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決策部署,全力推進“三資”監管信息化平臺建設。
一、以強有力工作體系健全規范制度
市級成立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體系建設協調推進小組,由市委分管領導任組長,市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相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區級成立相應的協調推進小組,負責轄區內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體系建設工作。鎮級主管部門增掛農村集體“三資”監管辦公室牌子,負責研究落實本區域內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各項事宜。市、區、鎮三級聯動工作體系有力保證了“三資”監管工作順利推進。
健全規范制度是有效監管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依據。無錫市始終堅持以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專門印發《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督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列出6個方面18條工作措施,詳細明確每項工作的實施內容、完成時間和責任單位,持續加強跟蹤、落實和推進。同時對已印發的制度中不完善的環節予以修訂,對缺漏的部分進行研究充實,共梳理完善22項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制度,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編印《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制度匯編》,進一步嚴格管理制度,扎緊制度籠子。完善了村級自治組織的資產清查登記、財務預決算、資金使用管理、主辦會計委托管理、工程建設及物資采購管理等制度;健全了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清查、財務收支預決算、資產經營責任、收益分配、民主決策等制度。
二、以數字化改革思路建設監管平臺
無錫市于2019年、2020年和2022年先后完成了三個階段“三資”監管信息化平臺建設。平臺匯集了全市所有農村集體“三資”基礎數據,實現查詢、統計、分析、上報等功能,隨時獲取、呈現“三資”管理各項數據;涵蓋了“三資”業務的全部功能,包括財務做賬、預警監督、清產核資、預決算、小額工程、物資采購、農村產權交易事前審批、宅基地業務管理、地塊信息采集、“戶戶通”三務公開、農經大數據指揮艙等模塊;實現了全市農村集體“三資”業務申請、審批、交易、公開、監管等流程和環節的全覆蓋、全留痕,確保“三資”數據全部在網上運行、網上公開、網上管理和網上監督。
三、以標準化三務公開暢通群眾監督
無錫市創新探索“戶戶通”三務公開模塊,讓農村集體“三資”在陽光下運行,利用江蘇有線平臺構建“四端一庫”(電視顯示端、手機應用端、管理控制端、監督處置端和大數據庫),庫中數據是從市級“三資”監管平臺實時抓取的數據,可確保公開信息的真實性和及時性。在公開內容方面,涵蓋了8類黨務、7類村(居)務、10類財務及村級工程建設等25項公開表格,固化了99個填報標準字段,從村級資產狀況、預決算再到每一項支出、每一份合同、每一張發票和銀行轉賬單均全量公開,讓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在公開方式方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足不出戶便可在有線電視端、手機APP端實時查看所屬村集體經濟組織各類收支賬目,每一項公開內容均設有存疑按鈕,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能夠隨時點擊按鈕,表達異議,每一條存疑信息可自動生成動態二維碼,使用手機掃碼后就能在留言框中對存疑問題發表看法或實名舉報。截至2022年底,全市“戶戶通”平臺整體覆蓋率已達100%,其中機頂盒用戶數已超59萬戶,手機用戶數已超33萬人,累計存疑數達到280余條。憑借數字化手段消滅了“人情賬”,給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一本明白賬、放心賬。
四、以全流程管理模式強化閉環監管
建立完整的農村集體資產“全生命周期”監管模式,從清產核資、數據入庫、閑置監測、產權交易、合同管理、資金結算到財務做賬等環節實現全流程、全實時、全方位管理。部署農村產權交易前置審批模塊,完成與省產權交易平臺數據互聯互通,實現對全市農村產權交易業務申請、審批、交易、公開等流程和環節閉環監管,進一步強化了事前、事后監管,杜絕場外交易和暗箱操作。同時,新建地塊信息采集模塊,利用GIS數據繪制生成地塊“三資”數據,實現全市集體“三資”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將地塊信息與農村集體資產數據、產權交易合同數據相互匹配關聯,進一步夯實閉環監管。
五、以立體化智慧預警強化監管成效
加強制約和監督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關鍵。無錫市重點建設了集分級監督、民主監督、審計監督、執紀監督于一體的“三資”監管立體化監督體系,應用市級“三資”監管平臺農經大數據開展技控監督。通過梳理近年來全市“三資”領域的審計問題和違紀違法案件,建立8大類26小類預警監測模型,依托“三資”大數據和銀行支付數據開展智能分析,對疑似違規、違紀、違法等行為自動觸發預警和報警信息,同步傳送到“三資”管理和紀檢監察部門,將監管方式從事后監管轉為事中監管,最大程度避免了人為干預,迅速形成強大的威懾力,達到在農村集體“三資”領域“不能腐”“不敢腐”的監管目的,實現全區域、全流程、全業務“智慧監管”。平臺推廣應用后,全市農村集體“三資”領域案件數、查處人數、信訪件等均同比下降,有效提升了農村集體“三資”數字化監管成效。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