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轟隆隆……”隨著挖掘機轟鳴聲響起,一方方建筑垃圾被裝車起運,不多時,四川東部丘區特有的優質紫色土壤逐漸顯露,幾個月后,茂密的冬小麥將重新長滿這里。土地還是原來的土地,只是現在重新恢復了生命力。
這是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小枧鎮治理洪埡村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的一幕。此前,游仙區紀委監委耕地保護專項檢查組檢查發現該村違規占地建房問題突出,相關職能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不力,隨即約談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并對5名干部給予黨紀政務處分。
呵護好每一寸土地,是端牢飯碗的根本“糧”策。綿陽市游仙區有耕地面積47.41萬畝,在廣闊鄉野,如何盯牢每一寸糧田?區紀委監委依托現代科技手段,創新和完善監管方式,通過流程再造、數據共享和資源整合,搭建起動態監督數智化應用場景,并建立覆蓋全區、責任到人、監管到位的耕地保護網格體系,織起一張縝密的耕地保護網。
8月的游仙區,青山如黛,田野里禾苗生機勃勃,蒼翠盈眼。田疇沃野間,該區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駐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自然資源局等相關單位組成的專項監督檢查組,正對違法占地整改情況進行督查。
過去,檢查組每到一處,都要找到屬地相關負責人一同“巡田”。現在,發現耕地保護不力問題,檢查組只要掏出手機現場拍照,然后點開“清風游仙”APP將圖片上傳即可,大大提升了“巡田”效率。
針對基層監督面寬量大、貫通融合不足、監督質效不高、跟蹤問效不夠以及統計分析耗時耗力問題,游仙區紀委監委自主研發“清風游仙”智慧監督平臺系統,將耕地保護作為重點專項監督內容,搭建起任務發布、整改提醒、督促督辦、結果分析等數字化動態監督閉環模式。
“你鎮收到天林村7社違法占地問題1起,請于2023年9月25日前完成整改。”近期,該區石馬鎮紀委書記手機上收到了“清風游仙”系統發布的一條工作提醒信息。收到信息后,石馬鎮紀委書記迅速督促涉事公司和相關職能部門對違法倒堆填土的問題進行整改。
發現問題上報后,后續怎樣做到快處置?“清風游仙”智慧監督系統根據問題整改要求、整改時限、責任單位設置了短信同步推送功能。業務主管部門的每一次上報,相對應的鄉鎮紀委都會在第一時間收到系統提醒短信,實現問題整改全流程監督。責任單位對整改情況錄入系統后,由行業主管部門對結果進行“評判”認定。對多次整改“不及格”問題,自動生成臺賬,由區紀委監委形成問題線索進行查辦。
依托數字化動態監督,游仙區紀委在耕地保護監督工作中實現問題搜集、數據分析、生成預警、督促落實、結果反饋、公示公開“全鏈條”封閉管控,以科技助力全區耕地保護利用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
截至目前,該區組織8個專項檢查組對全區9個鎮(街道)全覆蓋監督檢查,通報問題4起,掛牌督辦35個,立案查處20件,整改銷號214個,通過拆除復耕、完善用地手續等方式共“找回”耕地3711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