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岐山縣為全力推進農業生產托管工作,堅持“一條主線、兩項機制、三個平臺、四條措施、五種類型”方法,2021年共開展糧食托管9.8萬畝,服務小農戶2.89萬戶,農民畝均增收325元,服務營業收入1464余萬元,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61萬畝以上,朱家塬“噸半田”小麥畝產812.93公斤,夏糧生產實現“十九連豐”。
一條主線管到底
岐山圍繞“糧食生產穩面積提產能”主線,印發了《加快噸糧田建設切實保障糧食生產》《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等實施方案,多措并舉擴面積,綜合施策提單產,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供、耕、種、防、收、銷”等環節托管服務,2021年全縣完成夏收小麥面積46.81萬畝,平均畝產438公斤,夏播玉米19萬畝,為糧食安全和穩產保供奠定基礎。
兩項機制防風險
風險防范機制。2021年兌付耕地地力保護和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4056.5萬元;為全縣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購買農業保險,政策性保險實現了全覆蓋。加大托管服務監管力度,制定岐山縣生產托管服務標準、托管服務合同模板, 指導托管服務價格,保障了農戶合法權益。
監測評估機制。全面監測縣內86家社會化服務組織,對服務價格、服務標準、服務質量逐項進行測評;建立動態管理“黑名單”制度,對出現降低服務標準、隨意提高服務價格的,列入管理黑名單并取消實施項目資格,對服務好的予以優先支持。
三個平臺建體系
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平臺。遴選基礎好、服務優的49家農業服務公司、合作社,建立岐山縣社會化服務組織名錄庫;充分利用“滴滴農服”網約平臺資源,開展生產托管、政策咨詢、訂單生產等業務,滿足農戶和服務組織的農業生產需求。岐山被評為2021年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優秀推廣縣。
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成立縣級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和鎮級服務站9個,開展土地流轉信息的采集發布、價值評估、合同鑒證、合同檔案管理、矛盾糾紛化解等服務。2021年辦理農村土地流轉交易合同登記201起37262畝,涉及流轉金額1.8億元,協助鎮村調解承包地糾紛2起。
“嘟嘟農機”網約平臺。在全省率先發布運行“嘟嘟農機”手機APP,農戶手機下單預約,農機現場作業,網上支付完成交易。2021年建成“嘟嘟農機”網約平臺運營中心,在全市廣泛推廣應用“嘟嘟農機”2.0版,已注冊用戶8.17萬人,完成訂單2330筆14萬畝。“嘟嘟農機”網約平臺成功入選陜西省數字化應用場景典型案例,取得國家版權軟件著作權證書。
四條措施保運行
黨政同抓謀發展。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縣政府與各鎮簽訂糧食生產目標責任書,建立糧食生產縣鎮領導包聯機制和技術干部包抓指導制度,將生產托管列入縣委深改辦自主改革事項和農業農村系統22項重點工作之一,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定期開展督導檢查,整村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宣傳培訓轉觀念。利用新華網、學習強國、陜西一套今日點擊等媒體,宣傳報道“土地‘保姆’走紅田間地頭、我給土地當‘保姆’”等托管案例。通過微信推送、現場教學等開展農業生產托管知識培訓,引導農民轉變思想觀念,從內心接受農業托管服務經營方式,托管知曉率和應用率年增長23%。
示范引領創典型。面對農村勞動力短缺現狀和糧價上漲有利時機,推廣“保姆式”全托管、“菜單式”半托管、“管家式”保底托管服務模式,探索了服務標準、服務合同規范化和托管向烘干運輸倉儲的延伸,經驗在2020年11月全國農民合作社大會上交流并推廣,實現了托管方式由“保姆”到“管家”的提升,成功打造了岐山聯盟秸稈合作社等23個示范服務主體。
政策保障優營商。近兩年支持全縣51個社會化服務組織實施糧食綠色發展、農機深松、小麥“一噴三防”、社會化服務等項目;支持單季糧食“全托管”150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每畝補助30%的托管服務費,專項列支300萬元補助支持村集體經濟開展生產托管;每年列支100萬元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用于購置托管服務關鍵設備,做好糧食儲存場地建設等保障。為服務組織開通“綠色通道”,減免托管服務作業費稅,郵政銀行開通郵農易貸業務,為16家主體發放貸款1000多萬元。
五種類型促發展
農資拉動型。通過對100家農資經營主體實施信用監管,把農資銷售服務納入信用等級評價序列,經營主體既要供應低于市場價8%的農資,又要開展田間作業服務,確保農資高效安全、農作物增產、農民增收。2021年評選了岐山寶豐公司等7家信用等級A級和寶雞豐力公司等87家信用等級B級的農資經營服務組織。
農機服務型。整合全縣34個農機合作社、85個農機示范戶資源,開展“全程機械化+機農合一”土地集中式和“農機服務+土地托管+訂單作業”等“機農聯姻”服務集中式服務,為農民提供統防統治、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作業,形成農機合作社帶農民畝增產100斤的保收益托管形式。
企業帶動型。發揮企業強大的資金、技術、網絡資源,通過“企業+基地+農戶”方式,開展農資供應、機械作業、技術指導、金融支持、溢價收購糧食服務。成功引入中化農業、山東金豐公社進駐岐山,建立農事綜合服務中心3個,全面推廣中化農業“1+N”托管服務和金豐公社的托管服務經驗,年托管小麥7.5萬畝。
社企聯合型。圍繞“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目標,采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方式,企業實行“全程托管、訂單種植、保價收購”,合作社既節約生產成本,又降低了經營風險,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實現效益最大化。岐山恒遠現代農業和現代牧業集團合作托管青貯玉米6萬畝,岐山綠地種植合作社與國內大型白酒企業發展訂單高粱1萬畝。
訂單保障型。種子企業開展“品牌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行動,發展種子訂單生產作業,與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優質種子加工協議,通過“企業+村集體+小農戶”形式,指導農戶按技術標準種植小麥、油菜等優質種子。陜西榮華公司、岐山秦風農業公司以高于市場價10%予以回收,并支付村集體服務費,農戶單季作物畝收入增加1000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