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5日,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贛馬鎮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隨著一聲錘響,贛馬鎮仲馬自然村50.5畝土地發包項目產權交易順利成交。2022年贛馬鎮共交易1668個項目,交易額4450.11萬元。
近年來,隨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贛馬鎮積極成立鎮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推動村集體產權交易事項“應進必進”,規范了農村小微權力運行。通過服務中心發包的項目全部按照示范文本簽訂書面合同,廢除無效合同136份,補簽書面合同1462份,完善條款的合同1087份,提升了承包合同規范化水平,大大降低了合同糾紛發生的概率。公開交易讓村集體利益實現最大化,當年實現交易溢價375.88萬元,有效增加了集體收入。
“早知道”做好貼心服務
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是為農服務的重要內容,開展交易服務必須精細精準,特別是土地項目交易需要充分考慮農時季節,保障農作物茬口對接,一旦錯過季節就會帶來損失。為此,贛馬鎮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對即將到期的事項提前告知,提醒督促發包單位早準備,提前1~2個月履行民主議事程序,在此基礎上提交產權交易相關材料,給規范招標留有充分的時間,贏得了基層干群的支持和擁護。
“兩頭堵”確保應進必進
為確保農村產權交易項目應進必進,贛馬鎮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明確主要交易品種。主要交易品種包括:集體所有的用于經營的房屋、建筑物、機器、工具器具、農業基礎設施,集體投資興辦的企業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經濟組織的資產份額、無形資產等經營性資產;集體所有的未承包到戶的耕地、“四荒”地、養殖水面經營權;村集體受農戶委托統一組織的土地經營權流轉;農業生產設施設備、農村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農業類知識產權以及農村建設工程招標、產業項目招商和轉讓等。另一方面,加大監管力度。一是審查集體收入,看是否為新發包收入,有沒有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交易。二是審查大額支出,查是否為新發生工程項目支出,看是否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交易。通過收入、支出“兩頭堵”及時發現弄虛作假、逃避監管、不經過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的私下交易,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環環扣”落實交易流程
所有交易嚴格執行村級民主議事程序。平臺交易前,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民主議事程序,讓成員充分行使民主權利,做到民事民辦民決策;平臺交易時,堅持做到資源發包的公開、公平、公正,徹底消除人情承包、仗權承包;中標后,在簽訂承包合同前公開公示,接受廣泛監督,有效維護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知情權、監督權,讓小微權力在陽光下規范運行。
在履行村級民主議事程序的前提下,堅持“公開、規范、高效、便民”原則,嚴格按照申請交易、審查受理、發布信息、組織交易、成交公告、簽訂合同、交易鑒證的交易流程執行,嚴格把控,認真負責,精準把控每一環節,不徇私情,確保交易行為合法規范有效。同時,因地制宜制定“綠色通道”,對面積在10畝以下的零星土地發包,通過“綠色通道”(簡易程序)進行交易,提高了交易效率。
“真亮劍”查處違規行為
嚴格核實村集體資產資源交易項目,從村集體收入支出核查是否進場交易,凡未進平臺交易的,一律視為違規行為,由紀檢監察部門按《贛榆區農村集體資產監管責任追究辦法》規定處理。2021年8月,贛馬鎮大灣村安裝太陽能路燈35盞,每盞太陽能路燈580元,總工程款20300元,但該工程未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也未經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且未簽訂合同,工程款是無法支付的。為支付該項工程款,2021年11月,該村干部王某指使村會計張某將項目拆分、化整為零,先以安裝17盞路燈工程款9860元,經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綠色通道”簽訂合同,支付了工程款9860元,瞞天過海。經2022年6月19日鎮黨委會議研究決定,分別給予王某、張某政務、黨紀警告處分。敢于集體資產資源管理中違規行為“真亮劍”,讓震懾常在、責任靠身,杜絕村干部在產權交易方面不作為、亂作為。
“網上投”創新線上交易
近年來,為有效擴大農村產權交易項目的知曉率,在更大范圍公開透明,有效解決投標人因親情等因素打不開情面的弊端,贛馬鎮在抓好線下交易的同時,探索推行了線上交易。2021年10月,贛馬鎮楊莊村有558畝土地進行流轉,與村里聯系的承包大戶有十多家,競爭十分激烈。為了防止私相授受、違規操作等現象發生,贛馬鎮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經反復研究確定,楊莊村土地流轉項目在農村產權交易平臺進行線上交易。經過18輪競價,由底價每畝800元/年開始競標,最終由連云港贛榆篤碩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以每畝1220元/年的價格成交。村集體每年每畝凈收入420元,集體土地面積溢出18畝,村集體每年增加收入25.63萬元。經村民代表會議研究,除按800元/畝固定分紅外,給農戶每畝增加分紅100元。通過公開報名、網上競價、在線競爭、價高者得,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規范了合同,最大程度保證公開公平公正,實現了多方共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