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東臺市溱東鎮積極引入“鎮農投+合作社+社會資本”運營模式,打好“土地流轉+盤活資源”組合拳,不斷調整優化增收路徑,促進資金、產業、資源有效銜接,推動強村富民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全鎮13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318.55萬元,其中100萬元以上的村6個,50萬~100萬元的村7個。所有村集體經營收益均超50萬元,溱東鎮成為鹽城市首個所轄村均達到省定經濟強村標準的鄉鎮。
多元載體撬動資金。2021年,該鎮組建東臺市萬舟農業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集投資、融資、經營、管理為一體,加速資金聚集、流轉,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2022年,投資500萬元建成開莊港口,對外出租用于砂石轉運,鎮農投公司統一管理經營秩序,每年收取管理費100萬元左右;收購、轉包明雅軒農業生態園,并投入50萬元升級改造內部循環道路、停車場,每年收取租金30萬元;支持高橋村投資100萬元打造“高橋老鵝館”,推動餐飲、購物等項目入駐,每年增加收入10萬元。
多維發展推動產業。結合各村自然資源稟賦,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明晰整體定位,因地制宜發展新業態。2019年,鮑莊、鮑南兩村利用上級扶持資金,成立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2022年糧食總產量454.21萬斤,總收入656.86萬元,收益48.63萬元;夏龍村流轉土地2000畝發展蘆筍種植,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帶動周邊村民100多人增收致富;周黃村成立里下河旅游開發公司,打造3.2公里水上旅游路線,聚合溱東水鄉主題餐廳、良渚文化展示廳、書畫攝影藝術吧、溱湖刻紙體驗區等,開發水產、水禽、水蔬特色餐飲和“魚菱蟹藕”等文創產品,實現吃購娛樂一體的文旅業態。
多點發力盤活資源。全鎮13個村黨支部均領辦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轉土地18384畝,其中出租給種植專業合作社3078畝,收取管理費55.51萬元、基礎設施配套費8.37萬元、滲溢面積租金61.7萬元。開一、開二兩村不銹鋼實體經濟發達,但用地受制約,兩村抱團盤活閑置宅基地,改建廠房對外出租,每年可增加收入15萬元。夏龍村共流轉2315.68畝耕地給高策生態農業示范園、聚豐養殖公司等經營,每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近80萬元,為村集體發展注入了動力。
多管齊下管“三資”。溱東鎮先后出臺了《溱東鎮“三資”管理實施意見》《溱東鎮土地流轉管理辦法》等,通過持續推進集體資產資源專項整治、正風肅紀鎮村行活動,清理了一批不規范的合同。同時,將全鎮143公里的防洪圩堤林權管護通過交易平臺公開競價,每年新增村集體收入30多萬元,堵住了資產資源管理漏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