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集體經濟

做足土地強村文章

2023-08-17 12:33:51       來源:    作者:

  

  山東省東平縣沙河站鎮為解決農村集體經濟薄弱、農民群眾增收緩慢問題,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動力,突出黨支部引領,做足土地文章,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實現形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沙河站鎮地處東平縣南部的汶河平原,資源稟賦相對較差,二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但耕地多、土質好,有糧食種植傳統。鎮黨委、政府全面分析利弊后,將“因地而興、靠土生金、依糧發展”確定為破題新思路,各村黨支部積極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逐步探索形成依法流轉土地、依托規模經營、依靠種植大田作物,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模式。截至2022年底,全鎮村黨支部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65家,入社土地10795畝(含村集體1776畝)、資金1088萬元(含村集體245萬元)。2022年實現經營收入4290萬元、盈余2320萬元,村集體分紅320萬元,農戶增收2000萬元。連續兩年在全縣率先完成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跨五躍十”任務。

  自主經營方式。村黨支部領辦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利用入股土地、資金等要素,統一組織生產、會計核算、自負盈虧、按股分紅。董堂村借助黨支部書記是遠近聞名的種田能手優勢,動員村民將300畝土地入社,由合作社統一組織生產經營活動,2021年為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

  托管經營方式。成員以土地等要素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主要負責生產計劃、標準定制及農產品加工、銷售等工作,耕種防收等生產環節交由服務組織打理。根據協議,侯圈村將合作社620畝土地全部托管,由成龍農機合作社提供“保姆式”作業服務,托管費低于市場價格的20%,如遇特殊情況,還可短期賒欠服務主體農資價款和作業費用。

  二次流轉方式。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將入股土地進行田塊整治、土壤改良、規劃設計,明確用途,面向社會公開流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招投標等方式獲取土地經營權,按合同約定交納租金,合作社統一核算后向成員按股分紅。董寨村以公開競價方式將合作社638畝土地流轉給20個種植大戶,合同約定保證土地收益穩中有升,降低合作社生產風險和市場風險。

  合作經營方式。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與服務組織按照互惠互利原則,簽訂生產服務合同,開展合作經營。馮洼村黨支部領辦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與山東魯供東原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公司為合作社開展全程生產托管服務,合作社除按市場價支付服務費外,雙方還約定,不論經營狀況如何,公司每年支付合作社900元/畝的保底收益,剩余利潤合作社與公司按7︰3分配,合作社超收部分的70%按股對成員分配,30%作為積累。

  有的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受土地面積、生產經營能力等因素制約,不適合采取某一種經營模式,采取多種模式并舉。張莊村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對全村340畝土地規劃調整,變“一戶多田”為“每戶一田”,且全部入社,其中150畝由合作社自主經營,190畝按1000元/畝流轉給大戶種植。

  沙河鎮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增長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資金入股分紅。全鎮村集體入股合作社資金245萬元,分得紅利65萬元。二是自有土地分紅。全鎮將村集體持有的576畝機動地入股合作社,通過“保底+分紅”等方式,取得收益68萬元。三是溢出土地分紅。全鎮各村對農戶入社土地丈量時,合理界定土地邊界,利用小塊并大塊,對田埂、地邊、溝渠、機耕道、樹木遮蔭地一并計量等辦法,溢出土地1200畝,增加村集體收入130萬元。四是設施入股分紅。部分村將集體所有的機井、渠系、機耕道、電網等農田基礎設施折價入社,增加收入57萬元。五是服務收入。有的村通過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用工、用地、水電、道路維護、技術指導以及防災救災、參保投保等服務,每畝土地也有10~20元服務費進賬。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段伊鳴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