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會計實務

村集體承接公益性項目的會計核算

2023-08-21 14:13:38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洪旗 雷震

  

  為進一步扶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許多地方出臺政策,鼓勵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擔基層涉農項目建設。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也出臺了相關指導意見和實施細則,鼓勵和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簡易程序承接農村公益性項目建設。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接項目過程中,會涉及村委會與村集體經濟組織雙方如何進行賬務處理的問題,筆者參考財政部新發布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簡要討論如下。

  一、承接公益項目范圍

  按照義安區相關規定,單項或批量采購預算30萬元以下的服務類、貨物類項目,單項采購預算60萬元以下的工程施工類項目等,可通過簡易程序交由村級組織承接實施。主要包括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村莊道路日常養護,小型農田水利維修、養護,塘壩溝渠清淤加固等小型工程項目建設,民生工程管養等。網上商城、定點采購、車輛和家具用具,以及村級組織不具備承接項目實施的資質條件、技術條件,或公開招標合同沒到期的項目除外。

  二、承接項目賬務處理

  (一)村委會為建設方。按照義安區出臺的《關于支持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承接農村公益項目的指導意見(試行)》及實施細則規定,上級各單位安排給村委會“一事一議”獎補、水利設施維修加固等農村公益性項目,該項目的建設方一般為村委會。村委會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并報鄉鎮政府同意,將項目建設交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實施,項目實施形成的資產為農村集體公益性資產。根據《銅陵市義安區村委會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分賬核算實施方案》相關規定,村公益性資產應當納入村委會賬務核算。農村公益項目的施工方一般為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承接實施農村公益項目取得的經營收入應當納入村集體經濟組織賬務核算。

  【例1】××村委會爭取上級水利部門的專項資金20萬元,主要用于河道清淤和加固,提升河道灌溉和抗洪能力。該項目經“四議兩公開”程序,并報經所在地鎮政府同意交由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接實施,項目建設期3個月(2022年12月1日—2023年2月28日)。其他資料如下:

  ①2022年12月5日,村委會向村集體經濟組織預撥項目資金5萬元;

  ②2022年12月25日,村委會根據項目進度向村集體經濟組織撥付第一筆進度款10萬元(工程進度50%);

  ③2023年2月25日,項目完工并經上級部門驗收合格,村委會將剩余項目資金5萬元撥付給村集體經濟組織;

  ④村集體經濟組織為承接該項目預計和實際發生成本總計均為17.5萬元,其中,工程機械租賃費13萬元(支付日期為2022年12月10日)、人員工資4.5萬元(支付日期為2022年12月25日)。

  1.村委會賬務處理。《征求意見稿》第四十五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專項應付款,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獲得政府補助的具有專門用途且未來應支付用于專門用途的資本性專項資金”,參考以上規定,村委會取得上級撥付的專項資金應當通過“專項應付款”科目核算。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①村委會收到上級撥付的專項資金時

  借:銀行存款200000

  貸:專項應付款200000

  ②預付項目資金

  借:應收款

  —××村股份經濟合作社5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

  ③支付第一筆項目進度款

  借:在建工程

  —河道清淤加固工程150000

  貸:銀行存款100000

  應收款

  —××村股份經濟合作社50000

  ④項目竣工并經驗收合格,撥付剩余款項

  借:在建工程

  —河道清淤加固工程50000

  貸:銀行存款50000

  借:專項應付款200000

  貸:在建工程

  —河道清淤加固工程200000

  注:根據《征求意見稿》會計科目使用說明“專項應付款”相關規定,使用專項資金未形成資產需要核銷的部分,報經批準后,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本例中河道清淤加固工程形成的是農業基礎設施,該設施雖然符合《征求意見稿》第十七條關于資產的定義,但不符合資產確認、計量條件,所以為簡化賬務處理,將該河道清淤加固項目支出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歸集匯總,待工程完工并經驗收合格后再從“在建工程”科目轉出。

  2. 村集體經濟組織賬務處理。根據《征求意見稿》第九條相關規定,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會計確認計量基礎為“權責發生制”。因此,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河道清淤加固勞務應當按照合同履約進度分期確認經營支出和經營收入。確定履約進度的方法有產出法和投入法。產出法主要是根據已轉移給客戶的商品對于客戶的價值確定履約進度的方法,主要包括按照實際測量的完工進度、評估已實現的結果、已達到的里程碑、時間進度、已完工或交付的產品等確定的履約進度的方法。投入法主要根據集體經濟組織履行履約義務的投入確定履約進度的方法,主要包括已投入的材料數量、花費的人工工時或機器工時、發生的成本和時間進度等投入指標確定的履約進度。

  在具體賬務處理中,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對應沒有履行履約義務的那部分預收項目資金時作往來賬務處理,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付款”科目;對因承接項目發生的成本費用等應當先通過“生產(勞務)成本”科目歸集,借記“生產(勞務)成本”科目,貸記“應付勞務費”等科目;期末,根據履約進度,將“生產(勞務)成本”科目借方歸集屬于本期的成本費用結轉至“經營支出”科目,借記“經營支出”科目,貸記“生產(勞務)成本”科目,同時,根據履約進度確認經營收入,借記“應付款”科目,貸記“經營收入”科目。

  ①收到村委會撥付的預付項目資金

  借:銀行存款50000

  貸:應付款—××村委會50000

  ②支付工程機械租賃費

  借:生產(勞務)成本130000

  貸:銀行存款130000

  ③收到第一筆項目進度款

  借:銀行存款100000

  貸:應付款—××村委會100000

  ④2022年12月末結轉經營成本,確認經營收入

  根據履約進度結轉本期經營成本=履約進度×工程預計總成本=50%×17.5萬元=8.75萬元。

  借:經營支出87500

  貸:生產(勞務)成本87500

  根據履約進度確認本期經營收入=履約進度×工程總價款=50%×20萬元=10萬元。

  借:應付款—××村委會100000

  貸:經營收入100000

  ⑤計提和支付人員工資

  借:生產(勞務)成本45000

  貸:應付勞務費45000

  借:應付勞務費45000

  貸:銀行存款45000

  ⑥項目竣工并驗收,收到第二筆項目進度款

  借:銀行存款50000

  貸:應付款—××村委會50000

  ⑦結轉經營成本、確認經營收入

  根據履約進度結轉本期經營成本=履約進度×工程預計總成本-已結轉經營成本=100%×17.5-8.75=8.75萬元。

  借:經營支出87500

  貸:生產(勞務)成本87500

  根據履約進度確認本期經營收入=履約進度×工程總價款-已確認經營收入=100%×20-10=10萬元。

  借:應付款—××村委會100000

  貸:經營收入100000

  (二)村集體經濟組織為建設方的賬務處理。根據義安區相關規定,區直相關部門應本著扶持發展集體經濟的原則,將符合村集體經濟組織實施條件的農村公益性項目直接指定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接實施,或委托項目所在鄉鎮政府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公益性資產由建設方移交給村委會管理,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承接項目實施取得經營收入。

  【例2】××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上級部門指定承接該村文化廣場建設,項目總預算25萬元,項目建設期3個月(2022年11月1日—2023年1月31日),其他資料如下:

  ①項目資金25萬元由上級機關一次性撥付到位;

  ②村集體經濟組織因承接項目發生人員工資15萬元、機械設備等折舊費0.9萬元;

  ③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項目履約進度確認經營收入和經營支出。假設建設期各月項目履約進度分別為33.3%、66.7%、100%;

  ④項目經竣工決算審計總造價15.9萬元,并移交給村委會管理。

  1.村集體經濟組織賬務處理。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①收到上級撥付的項目資金

  借:銀行存款250000

  貸:應付款250000

  ②期末計提設備折舊費

  借:生產(勞務)成本3000

  貸:累計折舊3000

  注:建設期間總折舊費用9000元,每月3000元。

  ③期末計提人員工資

  借:生產(勞務)成本50000

  貸:應付勞務費50000

  注:建設期間人員工資總計15萬元,每月5萬元。

  ④2022年12月末確認經營支出和經營收入

  根據履約進度結轉本期經營成本=履約進度×項目總成本-已確認經營成本=15.9×66.7%-5.3=5.3萬元

  借:經營支出53000

  貸:生產(勞務)成本53000

  根據履約進度確認本期經營收入=履約進度×項目總價款-已確認經營收入=20×66.7%-6.67=6.67萬元

  借:應付款66700

  貸:經營收入66700

  2.村委會賬務處理。村委會根據上級部門資產移交清單、項目驗收報告、竣工決算審計報告等資料賬務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159000

  貸:公積公益金159000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段伊鳴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