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經營主體

優質葡萄鋪就農場致富“黃金路”

2023-08-22 10:35:30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凌沖

  

  南皋家庭農場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新陽鎮張家陽屲村,成立于2017年,主要從事葡萄種植、加工及銷售。因帶動示范效應明顯,先后被評為區級、市級示范家庭農場。農場現有面積120畝,其中設施大棚21畝,種植陽光玫瑰、金手指、妮娜皇后等新品種32畝及巨峰等傳統品種88畝。經過近兩年的發展,2022年畝均產量4000斤,畝均收入達到7000多元,實現銷售收入80多萬元。共帶動周邊4個村種植優質葡萄面積達600畝,促進了當地葡萄產業的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經營,提升和擴大了天水優質葡萄產業知名度。

  一是立足市場需求變化,優化品種結構。根據市場需求,結合本地實際,優化葡萄品種種植結構,將病蟲害多、品質差、不受消費者歡迎的鮮食葡萄品種改為種植市場緊缺、品質上乘的優良品種,提高葡萄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2014年,農場主去陜西楊凌參加了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班,回家后試種了10畝陽光玫瑰、40多畝優質巨峰,建成了天水市第一家陽光玫瑰生產基地。農場按葡萄熟期時間配植品種,以早熟品種為主,適量配植一定的中、晚熟品種。陽光玫瑰不僅品質高且熟期較巨峰晚1個月,避免了葡萄大量集中上市導致出售價格低的風險,又平衡了不同熟期品種間的盈虧互補,確保葡萄產業健康發展。同時,農場堅持綠色種植,推廣采用物理滅蟲、“一噴三防”等技術,增施有機肥,噴施硒元素,施用錳、鋅、硅等微量元素,生產獨具特色的富硒農產品,確保葡萄綠色無害、產品優質。

  二是學習先進經驗,提高技術水平。農場主系返鄉創業人員,返鄉伊始,積極參加各類培訓班,經常請本地和陜西的葡萄專家來農場指導種植管理技術,多次到楊凌、壽光等地參加各類實用人才培訓班,努力讓自己成為有理論、懂技術的“土專家”。針對當地葡萄品種抗病性差、品質不佳、產量不穩、市場銷路不好等情況,探索總結出了農場特有的先進技術。在葡萄生長季節,在葡萄頂上搭架覆蓋塑料薄膜,下雨時使水順膜流下再排出園外,不落在葉蔓、果粒上和葡萄園內,降低園中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有效降低了黑痘病、灰霉病等病害的發生。同時,采收期由原來的10~15天延伸到25~30天,延長了鮮食葡萄市場供應期,對保證農場作業質量、提高宣傳服務效果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三是科學規范管理,統籌要素合力。農場對聘用的19名務工人員作了詳細分工,1名專職會計負責農場資金運轉,4名農技師分區負責園區技術管理,2名旋耕機手負責田間松土和除草施肥,1名農用車司機專職負責田間運輸,其余人根據田間需要隨時調配出勞出力。農場每周保持兩次集中學習,全體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學習討論,及時總結工作得失,表揚先進,督促后進。農場還及時了解員工家庭實際困難,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他們的思想負擔解決了,干活也有積極性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四是履行社會責任,發揮扶農帶農作用。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農場充分發揮助農扶農作用,對于周邊不愿種地的農戶,只要本戶同意都流轉過來,先后流轉周邊22戶農戶的土地120畝。對土地流轉后的農戶只要愿意進入農場務工,一律優先吸納。農場現有常年務工人員6名,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在農忙季節,來農場采摘、包裝葡萄的臨時務工人員13人,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為解決部分農戶產業發展無門路、自身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差的問題,農場在全鎮范圍內積極推廣訂單農業,無償提供苗木、指導技術,保底價格回收農戶種植的優質巨峰葡萄,有效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五是強化品牌戰略,打造營銷優勢。沒有自己的品牌就沒有自己的銷售出路。農場在生產中,嚴格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的質量安全管理,嚴格執行行業主管部門的規章制度,生產過程中大量運用新技術,增加產品附加值,2019年農場通過綠色食品認證,2020年成功注冊了“葡溢香”商標,提高了產品知名度。農場以此為契機,充分挖掘葡萄的內在品牌價值,通過參加推介會、節慶活動、評比賽事等活動,積極推進品牌化經營戰略,多途徑提高陽光玫瑰、優質巨峰的社會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實行產品統一包裝和品牌化經營,設計的包裝箱今年已正式投入果品包裝銷售中,品牌影響和經濟效益已逐漸顯現。

  通過不懈努力,農場逐漸做強做精做優葡萄特色產業,“陽光玫瑰”“優質巨峰”等系列品種成為天水名優葡萄品牌代表,在2019年中國葡萄產業科技年會鮮食葡萄評比大賽中榮獲銀獎,在2021年麥積區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鮮食葡萄評比大賽獲一等獎,農場主也被評為“十佳種植能手”“天水科技追夢人”“天水市2022—2025年鄉土人才”。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段伊鳴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