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經營主體

托管“托起”果農增收夢

2023-08-22 11:32:08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胡彥華 張慧慧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現有果園4.99萬畝,年產水果7萬余噸,是山東省重要的黃桃、藍莓、蘋果產區。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發展,果農“年老體弱無力管、年輕務工無心管、小戶經營無效益、流轉別人不放心、撂荒不管不甘心”等現實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制約水果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東港區強化改革思維,以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為契機,探索推行“承包權不變、經營權放手、收益權穩定”的果園托管新模式,成功實現“農業降成本、農民增收入、產業大發展”,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有益探索。

  果農入社,黨建引領建平臺。一是推行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果農變身股東。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印發《關于推動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明確以不改變承包權為前提,引導果農以果園入股加入合作社,由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統一對果園進行“托管”,讓果農吃上“定心丸”,解除后顧之憂。同時,牽頭成立勞務合作社,吸納村內閑置勞動力,統一培訓管理,為果農家門口就業增收搭建平臺。目前,全區已組建黨組織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300余家,2600余戶果農加入合作社,實現了閑置勞動力資源、土地資源和零星資金由“散”到“聚”的轉變。二是創建產業黨建聯盟,果園變身果業。先后在三莊、后村、濤雒等鎮組建產業黨建聯盟(共同體),吸納政府部門、金融保險機構、加工銷售企業、直播電商平臺等各類成員單位20余家。成員單位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困難會商,搭建形成了涵蓋產業種植、儲運、加工、銷售等全鏈條抱團發展、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成功實現從“一根竹排渡險灘”到“一支艦隊濟滄海”的轉變。比如,三莊鎮黃桃產業在黨建聯盟紅色引領下,先后打通資金、技術、營銷等八大“堵點”問題,與大連林家鋪子、濰坊奧斯特食品等10余家省內外知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為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夯實了基礎。三是選派黨建指導員,黨員變身“專家”。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帶動作用,選派機關干部常駐產業基地,擔任黨建指導員,協助做好黨建聯盟日常工作,并指導開展培訓行動。依托區供銷社坤豐農業科技公司黨支部,多次邀請科研院校專家,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對黃桃產業從業人員,特別是黨員骨干進行全方位培訓和全流程技術指導,著力培養一批“本土專家”,形成“本土專家庫”。

  企業進園,專業支撐產優果。一是受托主體專業化。堅持內育外引相結合,將有實力、有能力、有信譽作為選擇受托主體的基本要求,先后招引省供銷社一類直屬企業魯供農服公司、區供銷社參股企業坤豐農業科技公司作為受托主體,參與托管服務,確保受托主體專業可靠、群眾滿意放心。目前,坤豐農業科技公司受托三莊鎮“黃金冠”黃桃示范園4000畝,魯供農服公司受托龍泉官莊、三山前、戰家溝等村莊果園1190畝。二是生產管理標準化。受托企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重點圍繞測土配方和智能配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冷藏存儲、果品銷售、農民培訓等6大板塊,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苗木、統一技術、統一流程的標準化管理模式,為果品品質提供全程保障。三是產業發展品牌化。強化品牌戰略,注冊“坤豐”“黃金冠”黃桃系列商標,三莊“黃金冠”黃桃被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三莊戰家溝黃桃基地被認定為山東省無公害產品產地。2022年全區黃桃實現產值2億元,黃桃、桃瓣、桃干、罐頭等優質黃桃產品遠銷海內外,品牌效應逐步顯現。

  市場強鏈,提質降耗增效益。一是靈活托管,農企和諧。根據果農需求,創新半托管和全托管等多種托管模式,公開服務項目、服務標準、服務價格及預期收益,由果農自主“點餐”,進一步理順了農企關系,從源頭上避免農企糾紛,確保托管項目順利持續開展。二是規模作業,降本增效。托管企業大力推行機械化作業,通過開展化肥聯采直供直施、無人機飛防、水肥一體化等服務,生產成本降低達30%,化肥、農藥用量降低20%以上,果品質量、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2022年,黃桃在因干旱減產30%~40%的情況下,依然實現畝收入過萬元,抗風險能力大幅增強。三是穩定增收,三方共贏。實行果園托管后,果農可享受果園帶來的保底收入、閑時到企業參與果園生產的勞務收入以及年底企業收益后的分紅收入“三重保障”,平均每畝可增收1200余元;村集體在獲得分紅收益的同時,通過整合土地,實現集中連片,溝坎等閑置土地被充分利用,確保了村集體經濟穩定增收,比如三莊鎮黃桃基地連片整合后,土地增加200余畝。托管企業在獲得產業收益的同時,增加托管服務費收入,成功實現了果農、村集體和托管企業三方共贏。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段伊鳴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