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財務監管

山東無棣:多措并舉 強化村級“三資”監管

2023-08-29 14:05:34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趙秀梅

  

  為進一步規范提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水平,創新資產資源監管措施,山東省無棣縣以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整治為總抓手,借助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控系統,積極搭建“銀農直連”平臺,開發資產資源監管新功能,打造“村務一點通”監管平臺,多管齊下有效促進了農村集體“三資”規范化、透明化、廉潔化管理,夯實了鄉村振興根基。

  一、研發“銀農直連”系統,規范集體資金管理

  無棣縣以加強村級集體資金收支監管為突破口,利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控系統,聯合金融部門和第三方信息技術公司,研制開發了農村財務軟件系統和“網上銀行”系統在線直連,即“銀農直連”系統,全面實現了農村集體資金非現金結算。應用“銀農直連”系統后,通過手機軟件可隨時隨地根據審批要求,進行點對點支付,資金操作便捷高效、全程留痕、去向可查,構建了具備網上查詢、轉賬匯款、電子對賬等功能的資金管理綜合信息化平臺。

  一是實現總賬號統籌全局監管。鎮街農經管理部門開通了專用銀行賬戶,作為“銀農直連”系統的總賬戶,對各村虛擬子賬戶擁有絕對操作權限,可以直接通過“銀農直連”系統對各個村虛擬賬戶進行實時信息查詢下載、轉賬支付、統計監管。

  二是實現子賬戶獨立核算。為各村開通虛擬銀行賬號,作為“銀農直連”系統的子賬戶,結算本集體經濟組織資金收支情況,解決了各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都在鎮農經部門一個賬號結算的問題,并實現了各村資金利息直接單獨記入本村賬號。

  三是實現網上資金審批模式。村級通過“銀農直連”手機軟件提交申請,鎮街農經管理部門按照統一的系統審批管理程序,對村級申請進行審批,無異議后,快速進行資金交易結算,有效保障了資金使用安全、規范、高效。

  二、完善資產資源臺賬,加強信息化動態管理

  為有效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監管,無棣縣進一步規范完善資產資源臺賬,并將村集體資產資源信息和經濟合同信息納入到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實現動態化管理。

  一是查清查實村集體資產存量。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所有資產以“卡片+影像”的形式錄入系統,做到賬和物相符,物和卡相符,卡和圖相符,使村集體所有資產全部實行動態信息化管理,完善資產臺賬。

  二是查清查實村集體資源性資產存量。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對除家庭承包地以外的所有資源性資產進一步細化,完善資源信息,規范村集體資源性資產管理,為村集體挖掘資源性資產的利用價值做好基礎數據和保障。

  三是查清查實村集體經濟合同。對經濟合同進行全面清理,并納入到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對即將到期的經濟合同進行預警提示,有效督促村級各類經濟合同規范履行。通過對資產資源的信息化臺賬管理,實現集體資產的安全管理預警、集體資源的規范化管理及村級合同逾期預警,為有效防止集體資產資源流失提供科學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確保村級資產資源安全。

  三、創新監管模式,確保資產安全運行

  在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中,新增資產卡片與固定資產會計科目核算相關聯功能,在資產增減變動時必須直接生成憑證,且與村集體建立的資產卡片和影像相關聯,使每次資產信息變更都實現留痕。對未設立資產卡片的集體資產,將無法進行集體資產的增減變動。在合同管理方面,升級合同管理模塊,增加合同續約和到期收款預警提醒功能,使會計憑證與合同收付款關聯,把村集體資源發包、出租等經濟合同全面納入系統管理,確保集體發包出租情況全部簽署規范合同。無棣縣通過創新監管新模式,大大提升了集體資產安全性,避免了資產資源流失。

  四、加強農村集體“三資”公開管理

  對農村集體“三資”進行公開是集體“三資”監管的有效手段。為保障村民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無棣縣研發了“村務監督一點通”平臺,村民可以關注無棣縣農業農村局公眾號或掃碼本村“一村一碼”,輸入本人姓名和有效身份證號,通過手機獲取驗證碼就可以查閱本村集體“三資”情況。各鎮街按月督促各村進行財務收支的結算,對有資產資源信息的變動及時更新相關內容,對新增加或到期的集體經濟合同及時添加或變更,使農村集體“三資”數據每月都保持在最新狀態。“村務監督一點通”平臺的使用讓村民實時監督各項財務收支、資源發包情況,真正實現村級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段伊鳴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